六年分离的空白,被这些具象的艰辛和坚持一点点填满。顾砚这六年,是带着他们共同的伤,在另一片天地里,淬炼成了更坚韧、更有担当的模样。
参观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走出实验大楼时,夕阳的余晖给校园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饿了吧?”顾砚很自然地牵起萧然的手,“带你去个好地方。”
他带萧然去的,不是校外的高档餐厅,而是老校区里学生餐厅二楼。
“喏,看看,跟以前比变化大不大?”顾砚指着其中一个窗口,“我记得你以前很爱喝这家的蘑菇汤。”
萧然看着熟悉的窗口,记忆瞬间翻涌。那些囊中羞涩却又充满甜蜜的校园时光仿佛就在昨天。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好像……窗口阿姨还是那位?”
“眼神不错。”顾砚笑了,拉着他在一个靠窗的角落坐下,“我去打饭,你占座。”
不一会儿,顾砚端着两个堆得满满的餐盘回来了。除了蘑菇汤,还有几样小炒。
“尝尝,看还是不是当年的味道。”顾砚把瓦罐汤向着萧然推了推。
汤汁清亮,萧然用汤匙尝了一口,鲜美可口,带着时光的滤镜:“嗯,差不多。”他点点头,将另一罐推向顾砚,“你也试试。”
两人安静地吃着饭,周围用餐的学生们来来往往十分热闹。这种久违的、置身于校园中的感觉,让萧然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
“今天看下来,感觉怎么样?”顾砚喝了口汤,问道。
“很震撼。”萧然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顾砚,“哥,你真的很厉害。”
顾砚笑了笑:“再厉害,也得有人懂才行。”
晚饭后,顾砚没有送萧然回家,而是牵着他的手,在路上慢慢走着,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他们聊着天,不知不觉,他们走出了学校,走到了顾砚的公寓楼下。
这栋楼,萧然太熟悉了。这里曾是他们共同生活了三年的小窝,承载了太多甜蜜、温暖与依恋的记忆。
“上去……坐坐?”顾砚停下脚步,看向萧然,声音低沉。他没有说“回家”,但那个“坐坐”里包含的意味,两人都心知肚明。
萧然抬头看了看那扇熟悉的窗户,又看了看顾砚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深邃的眼睛。他没有说话,只是更紧地回握住了顾砚的手,用行动代替了回答。
电梯上行,狭小的空间里只有两人交错的呼吸声。
顾砚掏出钥匙,打开房门。熟悉的玄关,熟悉的布局,甚至空气中那淡淡的、属于顾砚的气息,都让萧然的心跳骤然加速。
时光仿佛在这里停滞了,又仿佛流转了六年,将他们重新带回到这个原点。
顾砚没有开大灯,只打开了客厅一盏暖黄的落地灯。
他拉着萧然走到阳台,阳台面积不大,摆放着两张藤编小椅和一张小圆几。这里曾是他们夏日乘凉、冬日看雪的小天地。
城市的灯火在脚下铺展开来,远处高楼的霓虹闪烁,近处校园里的路灯连成温暖的光带。
两人并肩站在阳台边,望着这片璀璨的夜景。
“西北的夜空,跟这里完全不一样。”顾砚的声音打破了沉默,“那里的星星,又多又亮,像漫天的碎钻。晚上的时候,四周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有时候风刮过戈壁滩,呜呜的响,像狼嚎。冷的时候,呵气成霜,感觉骨头缝里都透着寒气。有时候累狠了,就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看星星,每当那个时候……就会特别想你。想着,你在就好了,就能一起看看那么干净的星空。”
萧然静静地听着,身体向顾砚靠近了些:“会有机会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干净的星空。”他轻声说,目光落在远处朦胧的光晕上,“刚工作那会儿最难。什么都不懂,案子写得慢,被业务找茬儿,加班到半夜是常事。我回来的第一个冬天,没舍得交取暖费,晚上一个人回到出租屋,又冷又饿,就自己随意煮点热汤。睡不着的时候,就看着窗外那一点点灯光,想着……你在哪里,是不是分开了,就不会拖累你了。”
“傻瓜。”顾砚侧过身,手臂环住萧然的肩膀,将他紧紧地搂进怀里,下巴抵着他的发顶,“从来就不是拖累。你看现在,没有你,我的专利能那么顺利授权吗?”他紧了紧手臂,语气带着失而复得的庆幸,“前途、名声……那些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你。然然,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这一次,什么都别怕。”
萧然抬起头,在朦胧的光线下,深深望进顾砚的眼底。那里面盛满了爱意和珍重。他不再犹豫,不再退缩,伸出手臂,环住了顾砚的腰,将脸埋进他温热的颈窝。
“好。”一个字,带着如释重负的颤抖和尘埃落定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