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止骆庭时相视一笑,大步向前,一人抱起一个小孩,一家合力将最后一块石头牢牢嵌在拱形石桥最顶端。
友谊之桥落成。
骆庭时开口,借着浑厚内力,将声音清晰传至在场每个人耳畔。
“这桥名为‘友谊之桥’,此乃渝晟百姓合力建成,它凝聚了渝晟两国心血。这桥上的最后一块石头,更为我渝晟两皇所生之子亲手嵌合。此桥便如渝晟之血脉一般,相融相合。从此之后,渝晟再无边界,唯有共耕之土,同饮之水!”
万人瞬时一同下跪,齐声叩拜:“见过小皇子、小公主。”
离得近的人高喊:“草民拜见渝皇、晟皇。”
众人更是惊诧,连忙山呼万岁。
李大牛惊呆了,傻傻站在原地,旁人连忙拽着他跪下:“不要命了,见了皇上还不参拜。”
李大牛下意识跟着旁人一同叩拜。
整个人都被吓傻了,满脑子回荡着“他们是皇帝”的声音。
老天爷!
皇帝帮他们割过麦子,睡过他家床榻,吃过他送的鱼……
李大牛深深俯首叩头,口中哆哆嗦嗦念叨:“草民谢过陛下……”-
万民破冰节随着往来商旅之口,传遍了渝晟每个角落,听闻此事之人均羡慕不已。
而那些未参与此节之人慕名前来,古越顿时成了贸易繁荣之地。
各地官府纷纷向皇帝请命,请求在他们治下办一次破冰节。
破冰节也不宜太频繁,两国皇帝商议之后,决定春夏秋冬每季都举办一次。夏日便去两国最北端,冬日则去往最南端,听叶姜说冬天的最南端如同春日,他们还没去过呢。
虞止跟骆庭时根据请命州郡,先定下来今年各季的举办之地,并将叶姜的策划方案一并送至承办破冰节的州郡。
此后,破冰节到了各地,又结合当地民俗,多了不少新花样。
在渝晟两国皇帝成婚的第二年秋,两国国君共同下令迁都。
虞止将京都迁往渝国汝郡,骆庭时将京都迁往晟国陈州。
汝郡与陈州相连,脚程不过半日,两国皇帝虽未明说,但文武百官心知肚明。
第三年秋,汝陈交界之处,一座宏伟宫殿落成。
第四年春,渝晟两国皇帝颁下旨意,两国合二为一,新国号为“安”。
盼黎民皆安,世间再无忧患。
汝陈合为一州,更名为乾,原渝晟之皇同为安国之主,入住乾州皇宫。
自此,二圣共治天下。
四年来,渝晟互通商贸,百姓和睦往来,连各地童谣都变成了“渝国麦,晟国稻,麦稻共煮一锅香”之类的,说书人亦大肆宣讲渝晟秘闻——
传说,天帝见渝晟百年交战不休,可怜天下,故命座下一对成了婚的仙童降生渝晟,一统天下。
当然,这些歌谣跟传说皆出自虞止跟骆庭时的手笔。
连年耳濡目染,两国百姓对合国之事乐见其成,大安的建立本就是民心所向,故而并未有过多反对之声。
其中,不乏有人打着复国名头起义,但很快便被镇压,不成气候-
夏日炎炎,蝉鸣阵阵。
王满匆匆步入殿内,躬身道:“圣上,虞皇请您去一趟蓬莱阁。”
骆庭时拧起的眉心舒展,含笑踏出大殿。
虞止畏热,夏日喜欢在湖心阁楼待着,此处的蓬莱阁是仿他们在古越宅内那座湖心阁而建。
骆庭时自己动手,划着小舟穿过层层碧荷,即将抵达湖心亭时,忽闻一声:“骆庭时?”
这声音不似从阁内传来。
骆庭时细细辨着,循声而往,在一叶小舟里见到一只雪白的猫儿。
它正抱着一朵荷花,躺在荷叶下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