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一对话,完全就像是一对真正的情侣。
“是挺有灵性的。”
旁边有人看出吴焯与刘施施的关系,但不点破,只是附和着张一白。
“既然主演不需要磨合,那么我们就加快拍摄进度,争取在月底之前拍完。
早点拍完,大家也好放假。”
《匆匆那年》投资虽不小,但到底是青春剧。
说句不好听的,这个戏甚至可以归纳为偶像剧的类型。
这种戏,虽然有演技要求,但不会太高。
反正在吴焯看来,与他之前在《画皮》以及《保持通话》相比,这部戏的拍摄简直不要太轻松。
他只需要本色出演,时不时耍耍小酷就行。
而刘施施这边,这个时期的刘施施还没陷入瞎姐模式。
简单概括就是还很有灵性。
演员就是这样,如果有一个好导演调教,只要没陷入那种舒适圈,想进步其实是很快的,特别是年轻演员。
张一白虽然不是那种精通演技调教的导演。
但吴焯公司有这方面的人才。
之前画皮的副导演高林豹已经跟传奇电影签约,成为了导演之一。
因为他目前还没有项目,主要负责公司的艺人演技培训。
而公司现阶段没招什么新人,于是吴焯把他拉到剧组,给剧组的几个重要角色进行演技培训。
特别是刘施施跟辰亦儒。
他们两个是培训的重点。
就连吴焯自己,他有空的时候也会去学上一两节课。
在剧组的日子是很枯燥的。
每天两点一线,酒店——剧组,剧组——酒店,来回的重复。
不过,这种枯燥带来的效果也是巨大的。
在连续的赶工下,十二月末,电影的大部分戏份已经全部拍摄完成。
嗯,这部戏的拍摄速度几乎与九十年代港片的那种拍摄速度相当了。
全程就拍了两个多月,算是成了一部快枪手作品。
十二月二十九日,吴焯在结束了《匆匆那年》的最后一场戏以后,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往了香江。
经历了各种准备,磕磕碰碰的各种选导演、选角色。
《叶问》剧组终于正式立项。
黄百鸣那边也给吴焯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吴焯这边还不去能拍摄《叶问》,那他就要重新更换男主。
吴焯也能理解黄百鸣的想法。
叶问这个项目的确是拖的有点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