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卧底太成功,嫌犯求我去上班[九零] > 190195(第37页)

190195(第37页)

村民和从外地来的客商们或坐或站,在下面黑压压的一大堆。

“你们这个药厂,还没投产,就有这么多客户了?”领导十分惊讶。

周二面露羞愧:“其实以前投产过一回,但是没有找对路子,生产出来的药质量不行,没法通过验收,只能继续出去跑生意。现在不一样了,有专家指点,我们一定能成功的。”

领导满意地点点头:“周大还是很有一套的嘛,以前没有做成功,都有这么多人信任他?”

“是,他们相信我哥绝对不会害人,合格就合格,不合格就不合格,不会拿假药来诓骗他们。他们也愿意给药厂一个机会。”

这位领导是负责扶贫的,他也非常希望韦州药厂能成功盈利,除了政绩之外,也出于最纯朴的人性,他也觉得西海固地区实在是太穷了,穷得让人心里难受,如果能有一个赚钱的厂,总比年轻人都外流到异地打工强。

年轻力壮的都走了,屋里老的老,小的小,这日子可怎么过。

他在台上的发言,除了开头有几句官样套话,后面都是真情实感,非常希望韦州药厂能带一个好头,能带着全镇、全县、全市富裕起来,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

王雪娇沉默地坐在一边,心想他要是知道这个制药厂其实是制毒的,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动员大会过后,领导跟周大说了十分钟的话,勉励他好好干,跟王雪娇说了一个多小时。

他愿意来参加这个制药厂开业剪彩仪式,不是因为对这个药厂有什么期待,药厂上回都没做出东西来,这次要是再做不出什么东西来,他还从市里跑过来,不是打脸吗?

他来,是因为这里有不止一个项目。

以前的思维都是:自己觉得什么东西好,就先开始一门心思研究怎么种,完全不管怎么销。

余梦雪反其道而行之,她是先看好什么地方会买、能消化多少量,然后再给出种植建议。

避免一窝蜂地奔着一个项目上,造成“谷贱伤农”的悲剧。

这个外商,是个好外商,不仅投资,还投脑子。

土豆田里已经长出一地绿茵茵的叶子,菇棚里的蘑菇还没长出来,不过教授说没有问题,时间到了,肯定就能出菇,罐头厂正在全员培训中。

一切都在向好发展,欣欣向荣。

把已经看见初步成绩的项目看完,领导这才去看了药厂,对窗明几净的厂房和被擦得亮晶晶地设备十分满意,听专家说了一通当前全世界对减肥药的需求量,韦州药业的优势等等,他也产生了一种“今天投十块,明天赚一百”的感觉。

九十年代只要踩准了路,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韦州镇上的现状,完美的印证了他的想法,主干道两侧金碧辉煌的大房子跟村子边缘的土坯房并存。

以前的县干部就告诉过她,大房子的主人都是八十年代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就下海经商的人,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于是发家致富了,胆小的,还在土里刨食的,就还穷着。

现在好了,不管是愿意远走外地下海经商的,还是能进厂做工的,或是愿意继续土里刨食的,都能看见美好的未来。

领导很满意地走了,下面就是黑暗料理界时间。

“何专家~”王雪娇笑嘻嘻地叫他。

专家笑笑:“余小姐还是叫我老何吧。”

老何是特别行动组的老人了,化学专家,王雪娇手上的那张骗子配方就是他做出来的。

曾经,在王雪娇的心中,化学,或者说,理科,就是一种恒定的东西。

就像中央厨房出品的预制菜一样。

固定的品种、固定的量、固定的仪器、固定的时间,再怎么,也不可能做出千奇百怪的结果。

直到初中第一次做电解水试验,同样的电池,同样的水,同样的器具,就是有人试管里的水咕噜噜直冒,气体很快集齐,有人的试管半死不活的吐出来一点,别人都搞出好几管了,他那里才半管,连老师都没闹明白怎么回事。

本来王雪娇的意思是她向何教授学,学会了以后,就可以免得让四十多岁的何教授以身犯险,她上就行。

然而……何教授的配方更是玄之又玄,刚做出来的时候是能让人狂嗨的神经兴奋类药剂,超过一定份量的话,堆在一起放一放,就会发生神妙的性质变化。

不仅无毒害,还会变色。

王雪娇当时说了一句比较形象的:“那不就是见手青?”

见手青,切了变蓝。

生吃有毒,炒熟无毒,放凉后又有毒了。

油、大蒜、辣椒,都算是往里加的奇妙催化剂,具体是哪种东西产生的效果,没人知道。

何教授的配方,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

如此不稳定的东西,就连正经科班出身的人都要为之烦恼,要是发的论文是搞玄乎的东西,就得期待有人能复现成果,如果大家都不能重复,是可以被要求撤稿的,哪怕没有主观造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