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是只玉手镯,成色瞧上去很好呢。”
蕊珠早年是伺候姜妧的,好东西见过不少,能叫她说好的东西,自然是不差的。
姜姮淡漠地“嗯”了声,只抬目晃了一眼,甚至没有接过来细瞧,命道:“收起来吧。”
她心下依旧没有什么波澜,没有欣喜,没有受宠若惊,亦没有太多疑惑思虑。
她早就过了期盼生辰礼物的年纪,给与不给,给什么,都无所谓了。
“姑娘,七姑娘说想见你,请您去茶楼说说话。”
姜姮愣了愣,忽然想明白了。
或许这生辰礼物不是姜家送来的,只是阿姊送来的?
姜姮去了茶楼,来见她的确实只有姜妧一个。
本以为阿姊要劝她去和父亲母亲认个错,不想,自她进门,阿姊寒暄着问她在岭南过得如何,绝口不提她与父亲吵架的那桩事,好像全然不知。
她不提,姜姮也不说,同她一样做岁月静好的姐妹闲聊,亦问起她的近况。
“我也很好,慈云庵很清静,少了许多是非。”姜妧脸上并无哀怜神色,寻常说道。
姜姮这才知晓她这阵子一直在慈云庵,除夕都未能归家。
细想来,阿姊和秦王的事被湖阳公主撞破,又怎可能瞒得过韦贵妃,阿姊避去慈云庵,怕就是受韦贵妃所迫。
“秦王……打算怎么办?”
姜姮尤记得当初阿姊就是看透了这些阻隔的,而今,这些阻隔还是来了,不知秦王可有法子解决。
姜妧低眸,淡然笑道:“我这是去为先主持斋祈福,和秦王没有干系。”
姜姮诧异了下,想到她素来骄傲,不愿承认受制于韦贵妃也在情理之中,遂也不再多话。
“你呢,这次回京有何打算?”姜妧是替秦王打探消息来的,想问问顾峪为何辞官。
姜姮并不知阿姊的这层心思,只觉得她问话莫名其妙,还能有什么打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日子呗?
若说打算,那也唯有一桩吧,从今往后,她要好好经营她的香行。
“没什么打算啊。”姜姮淡道。
姜妧听这话音,不知姜姮是刻意隐瞒还是果真没甚打算,想了想,直接说道:“听说卫国公要辞官,我以为你们有别的打算呢。”
“辞官?”姜姮没有听顾峪提起过一个字。
且顾峪如今日日往衙署跑,看上去比以前还忙,哪里有辞官的意思?
姜姮却也明白了阿姊邀自己前来叙话的目的。
她和秦王没有断,她这趟是为秦王来的。顾峪辞官,恐怕秦王是最不愿意的那个。
“我没听卫国公提起过,也不知他为何要辞官。”
姜姮没有同阿姊藏着掖着,直接了当地告诉她实情。
“你也不知,那真是叫人捉摸不透。”姜妧看看姜姮,想了想,拉着她手柔声说道:“你问问卫国公呢,或许他有什么难言之隐。”
姜姮自然也有此打算,点头应下,劝姜妧道:“阿姊,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除了秦王,其他好儿郎你仍旧是可以挑选的。”
姜妧听劝地点点头,没有与姜姮说太多。
······
才回到凝和院,姜姮前脚进门,顾青月后脚就跟了进来。
“嫂嫂,我哥哥为什么要辞官啊?”
好像顾峪要辞官这事,除了姜姮这位妻子,其他人都知道了,都比她更关心。
“你也是来为秦王问的?”
顾青月愣了下,面色滞怔片刻后才恢复如常,摇头道:“不是,秦王没有来找过我,是我听湖阳公主说哥哥要辞官,我想问哥哥为何要辞官。”
姜姮叹了声,“我也不知,我更是今日才知他有了辞官的心思。”
“嫂嫂,他们都说我哥哥勇冠三军,论军功,当朝没有能胜过我哥哥的,将来也不会有,你说,我哥哥会不会真是像他们说的那样,怕功高震主惹了圣上忌惮,所以才想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