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在线鉴宠,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 > 第443章 人气上榜(第2页)

第443章 人气上榜(第2页)

她解释了自己的计划:以志愿者身份混入培训师队伍,在每日集体冥想环节中,悄悄替换背景音乐??用未经修改的原始民谣替代那些经过声学处理的“净化版”。更重要的是,她要在孩子们睡前讲故事的时间,讲《破茧谣》的真实版本,那个没有被剪掉哭泣段落的完整版。

“Q博士以为驯化需要技术。”她冷笑,“但他忘了,唤醒也可以是一种传染。”

两周后,第一批异常数据出现了。

某试点营地的“情绪稳定率”不升反降,多个孩子出现“不合时宜的情感爆发”:有人在饭桌上突然大哭,只因为想起了妈妈做的酸汤鱼;有个男孩冲出教室怒吼:“我不想当乖孩子了!”;还有一个女孩拉着老师的手问:“为什么大人总说‘别哭了’,却不问我为什么哭?”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孩子的脑波监测显示,他们在表达情绪后,α波显著增强,说明并非失控,而是进入了更深的自我整合状态。

星眠破解了营地内部通讯记录,发现管理层紧急召开了三次闭门会议,讨论是否暂停项目。其中一段语音提到:“F-9的影响可能尚未清除,建议重启‘记忆清洗协议’。”

“F-9?”我心头一震,“难道他们还在追杀当年逃走的研究员?”

就在此时,苏小满发来暗语:“鼓已响,魂未归。”

我们知道,时机到了。

我们决定发动一场“反向广播”。

利用星眠开发的分布式音频传输系统,我们将一段特殊编码的声音包,伪装成公益广告,植入全国两千所乡村学校的课间广播系统。这段音频只有持续聆听超过三分钟的人才能察觉其真正内容??它是十二段《破茧谣》变奏的叠加,按照林医生遗嘱中的共振频率排列,能轻微激活听者海马体的记忆情感区。

效果出乎意料。

第三天,某山区小学的监控录像显示:一名平时沉默寡言的男孩,在广播响起后突然蹲下抱头,继而放声痛哭。班主任上前安慰,他抽泣着说:“我想妈妈了……她走的时候,我也这样哭过,可爸爸打了我一巴掌,说男子汉不准哭。”

同一天,另一所中学的心理咨询室接到三十多个预约电话,远超往常一周总量。孩子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我最近总做梦,梦见小时候被人捂住嘴不让喊救命。”

舆论开始发酵。

有家长投诉学校播放“诡异音乐”,也有教育专家撰文批判“情绪煽动式教学”。但我们知道,有些人已经开始醒来。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月后。

一位退休教师寄来一封信,附带一盘泛黄的VHS录像带。信中写道:

>“我是吴志明的学生,也曾是‘静默行动’的记录员。当年我亲眼见证Q博士如何说服整个团队:‘只要能让世界少一点痛苦,牺牲一些真实又算得了什么?’

>我错了。但我保存了唯一一份未提交的实验影像。

>如果还有人愿意听真话,请播放它。”

录像画面晃动,显示出一间白色房间。一个小女孩坐在椅子上,戴着耳机,双眼无神。画外音是Q博士的声音:

>“第214号受试者,5岁,经历地震创伤后拒绝说话。我们将使用最新版《安眠谣》,嵌入1。2Hz抑制波。目标:消除恐惧记忆,建立服从反射。”

音乐响起,正是那段被篡改过的《破茧谣》。

几分钟后,女孩嘴角缓缓上扬,机械地说:“我不怕黑了,我喜欢安静。”

Q博士满意地点头:“完美。又一个合格的新人类。”

这时,镜头外突然传来婴儿啼哭。Q博士皱眉:“谁把孩子带进来了?”

助理低声回答:“是F-9……她说想测试母婴同步效应。”

画面切换,出现李文秀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女婴,正轻轻哼唱真正的《破茧谣》。奇怪的是,每当她唱到第七小节,女婴的心跳就会加快,眼睛微微睁开,仿佛在回应某种深层召唤。

Q博士冷冷地说:“停止。这种原始情感联结不利于标准化进程。”

李文秀抬起头,直视镜头:“那你告诉我,如果连母亲都不会为孩子哭泣,这个世界还配拥有爱吗?”

下一秒,画面中断。

信的末尾写着:“李文秀带着女儿逃了。我不知道她们去了哪里。但我相信,只要这首歌还在,就还有希望。”

我把这段视频剪辑成三分钟短片,命名为《谁偷走了孩子的哭声》,上传至网络。

二十四小时内,播放量突破两亿。

无数父母留言:“我昨天才因为儿子考试失利骂他懦弱,现在看他躲在厕所擦眼泪的样子,心像刀割。”

一位特教老师写道:“我用了十年教自闭症孩子开口说话,却从没问过他们为什么要沉默。”

还有一位老人说:“我孙子最近总问我,‘爷爷,你年轻时哭过吗?’我说哭过,为了饿肚子,为了想家,为了战友死在身边……他说,‘那你真勇敢’。”

风暴席卷而来。

教育部紧急叫停所有“情绪管理课程”试点,联合国启动对跨国心理干预项目的伦理审查,国际刑警组织也将Q博士列为“危害人类精神自由罪”的通缉对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