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油量越来越低,车辆重量减轻,轮胎损耗率也在下降。
第三十四圈,佩雷兹和霍肯伯格均被罚时十秒。
同一圈kimi进站,换上了硬胎,看起来应该是最后一停了。
“kimi的战术太成功了,这次换胎后,他将会获得巨大的优势,前方的车手都会再进一次站,安全车帮了他大忙了。”
“法拉利这一站的策略真的太精彩了!”
“难道不是维特尔自己定制的策略非常精彩吗?”
六星相声组又在继续调侃,赛程已经过半,场上的情况变得明朗。
第三十六圈,汉密尔顿追近维特尔至13秒921,吴轼则追近到19秒311。
罗斯伯格则距离维特尔26秒301,看来罗斯伯格也是拼了老命在追了,乔纳森以此判断,罗斯伯格必然三停,不然将无法跑完比赛。
第三十七圈,维特尔进站最后一停,毫无意外的换上了硬胎。
出站的时候吴轼已经过去,罗斯伯格刚刚驶来,两人在1号弯前相遇。
维特尔紧紧守护着1号弯的内线,十多圈的轮胎差距让罗斯伯格难以发动有效进攻,根本无法威胁到维特尔半点。
1、2号弯的进攻失败,后续弯道的进攻难度异常之大,罗斯伯格基本无力追击了。
仅仅三四个弯后,维特尔就甩开了他,并且开始快速向吴轼追近。
六秒左右的差距,估计四五圈就能抹平。
吴轼深吸了口气,感觉异常的疲惫,在长距离下任何出色的驾驶技术都只能用来保胎。
第三十九圈,汉密尔顿选择了进站,威廉姆斯有样学样,也立即召集吴轼进站。
“威廉姆斯这不仅引擎用梅奔的,策略也要全部学梅奔啊!”兵哥看到后忍不住发笑。
“诶,梅奔怎么换的硬胎?!现在还剩17圈吧!”飞哥发现了盲点。
“他没有中性胎了!梅奔这次多预留的是套硬胎!”兵哥看了眼数据喊道。
飞哥知道兵哥在激动什么,立即搭话道:“吴轼还有套新中性胎吧?”
“还有一套!我看后面汉密尔顿难以太平了!”
“根据前面的情况来看,更软的轮胎平均每圈要快上1秒左右。”
“吴轼距离汉密尔顿仅仅只有六秒左右的距离吧!”
“进站了!”
两人激动看向威廉姆斯p房的转播画面,吴轼准确无误将车辆停好。
“是中性胎!”
“这次换胎多久时间!”
“3秒1!可以了!不犯错就相当好了!”
两人的激动不无缘由,所有敏锐的观赛者都意识到了轮胎差异可能会引发的斗争。
f1官解大卫也激动起来,他说道:“之前我还在说吴轼相当年轻,有的是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能抓住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