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里,女人始终是女人,怎么能男人比?
像陆从蓉那样混吃等死的人,根本不配和他比较。但是要和其他人比,陆立安又实在比不过。
这个认知,干碎了陆立安长久以来的自尊心,也让他开始怀疑人生。
但他走进书房给陆老爷子请安的时候,也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太爷爷,立安来给您请安了。”
陆立安把于可心折的千纸鹤和手抄经书拿了出来:“我女儿可心,听说太爷爷身体不爽朗,特意折了千纸鹤和抄写了经书,想给太爷爷祈福。”
“都放着吧。”陆老爷子看都没看一眼于可心准备的东西,还对陆立安说:“既然来了港城,就要多多学习。别整天围着我老人家转,你们年轻人要的是打天下,而不是做些无用功。”
陆老爷子也听说了陆立安的一些事情,自然知道陆立安嘴里的女儿,是个和陆立安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陆立安喜当爹,也就罢了。
陆家有钱,不至于养不起一个吃闲饭的人。可是陆立安来了港城以后,就心思不正。
表面是来给他请安,孝顺他这个长辈。
可实际上陆立安心里想些什么?陆老爷子心里门清。
不就是觉得当初举家搬来港城,没把他们那房人带上,让他们留在内地过穷苦日子。
可是那些人也不想想,内地是陆家的根。陆文轩早年虽然混账了点,但是在抗战时却立了大功,在解放后担任了要职。
如果让他们一起搬来了港城,那不是中断了陆文轩的前程?
更何况,陆家人全搬来了港城,那陆家在内地的根也就断了。
让陆文轩留守在内地守住陆家的百年家业,不比跟着他来港城重新打拼天下要来的容易。
陆文轩到底是陆老爷子第一个孙子,陆老爷子能不替陆文轩的子孙后代考虑?
更何况当初搬来港城时,陆家为了在港城站稳脚跟,那是流了多少血?牺牲了多少人命?
就陆老爷子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有死在这场打拼和斗争中。
如今他们只看到陆家在港城过着金碧辉煌的富贵日子,可是谁又能看见,陆家这些年的不容易?
如果不是陆泽铭来了港城后力挽狂澜,如今的陆家还能不能在港城说上话都是个问题。
陆老爷子把陆家子孙后辈分散在两岸三地,目的就是为了保存陆家的实力和基业。
只要陆文轩的子孙后代,守得住陆家百年家业。
等将来港城回归后,有了港城这边的财力支持,陆文轩他们那一脉将会是陆家最出息的人。
毕竟从商哪有从政厉害?
可惜陆文轩死后,剩下的儿孙都目光短浅,看不透这个问题。
陆立安这个重孙子也和他爷爷陆文轩年轻时一个样,自视甚高,好赖话都听不懂。
陆老爷子有点心累,再加上年纪大了,也实在不想在陆立安这种晚辈上耗费自己的心神。
陆文轩的儿孙不顶用,那就让其他房的人去顶上。
陆老爷子年轻时妻妾成群,儿女也成群。他也从来不会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陆立安走出薄扶林老宅的时候,心里同样憋着一股气。
陆家子孙后代太多了,不出众的晚辈在陆老爷子眼里就是透明人。
莫欺少年穷,陆立安在心中暗自发誓: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
他势必要干出一番天地来让陆老爷子知道,他陆立安的能力,不比任何人差。
陆立安觉得自己如今比不过港城这些人,那是因为内地环境不好,现在都要公私合营,根本不给私人做生意的机会。
如果留在港城这个大天地,他陆立安的才干肯定能发挥出来的!
而在盛悠然这边,她也把点完的三十万美金,分开装在了不同的篮子里。
莱文到了晚上,就给盛悠然打来了电话,说生产线厂家这边已经联系上了。如果盛悠然需要,明天早上就可以付款,让对方送货上门。
只是这货要从美利坚出发,等漂洋过海来到港城,起码得一个月后了。
“莱文,我真是太感谢你了。”盛悠然感恩戴德的对电话那头的莱文说:“你真是帮了我的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