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川带头冲锋,塌方险情被迅速控制,工程不仅没停,人心反而更齐了。
就在这股劲头最足的时候,好消息终于传来。
县财政“以工代赈”的专项补助资金,还有供电局承诺的配套资金,一分不差全额拨付到了镇政府的账户上。
消息一到,赵海川第一时间把萧蔷和凌楚楚叫到了工地的临时办公室。
那是个用彩钢板搭起来的棚子,漏风,桌子还摇摇晃晃。
“钱到了。”
“萧主任你是民政办主任管发放。”
“楚楚你管项目协调管支出。”
“这笔钱每一分都要有两位的签字才能动。”
“我不要求别的,就一条。”
“所有账目清晰。”
“所有款项公开。”
“每一笔钱花在哪,给了哪个村民买了什么材料,我要在村委会的公告栏里看到明细。”
“这笔钱是高压线。”
“谁敢碰谁死。”
……
镇长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李光照把玩着手里的紫砂茶壶,壶身温润。
输了?
他从来不认为自己会输。
一个毛头小子,靠着一股蛮劲和煽动人心的本事,就把三山村的工程搞起来了?
可笑。
工程建得再快,质量再好,又怎么样?
只要验收通不过,一切都是白费!
他拨通了供电所所长马德贵的电话。
“老马啊,三山村的工程快收尾了吧?”
电话那头的马德贵,腰下意识地就弯了下去,尽管李光照根本看不见。
“是,是李镇长。”
“赵书记……呃工程进度很快。”
“快是好事。”
李光照慢悠悠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