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回头我让政府办那边出个详细方案,路线、陪同人员、汇报单位,都统筹好,一定让书记看得全面听得清楚。”
他话说得滴水不漏,核心意思却很明白——你想看什么,得由我来安排。
赵海川笑了笑,摆摆手。
“不必兴师动众别给下面增加负担。”
他的目光从白凯旋脸上移开,落在黄波涛身上。
“我就带秘书再加个司机,轻车简从。”
“不想听汇报,就想看看真实情况跟老百姓聊聊天。”
“路线我自己定。”
白凯旋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自然,端起茶杯喝水,没再说话。
黄波涛干咳一声,终于忍不住了。
“书记,您的想法是好的。”
“不过有些园区路途远,山路也不好走条件比较艰苦。”
“还是让熟悉情况的同志陪同比较好。”
“我看就让农业局产业发展科的王科长跟着吧,他业务熟情况清,能给书记当个活地图。”
这话说得“贴心”
。
但谁都听得出来,这是要往赵海川身边安插一个眼线。
“也好。”
赵海川出人意料地点了头,“那就让农业局派一位熟悉业务的同志随行。”
“不过我先说好,我这次下去主要是听和看,不搞任何形式的汇报会。”
他做出了让步,但守住了底线。
黄波涛松了口气,连忙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赵海川的内心毫无波澜。
塞个人过来?好啊。
有时候,敌人送来的探子,比自己派出去的侦察兵还好用。
就看你怎么用。
……
碰头会一结束,各种看不见的暗流就开始涌动。
下午,赵海川正在办公室看文件。
县委办一位四十多岁的老科员,叫孙海,是耿群时期就在的老人。
自从耿群退休,他就被边缘化了,每天的工作就是送送文件,打打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