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的职位意味著责任,而我认为,是时候让托洛茨基承担他的责任了。”
“但科巴,我们不能像对待列寧那样,暗杀托洛茨基啊。”
当年没有別的办法对付列寧,才不得不採取放任刺杀这种极端手段。更何况,那时候托洛茨基还亲自出面並筹备了充足的时间。
可要是连托洛茨基也暗杀,那带来的风险实在太大,对现在本就混乱的苏维埃来说,无异於雪上加霜。
要是苏维埃再混乱下去,这个国家就真的要灭亡了。
“没必要流血,布哈林同志。”
就在布哈林还在担忧时,沉默中的史达林忽然开口,语气平静。
其实,他並没打算杀掉托洛茨基。
当然,若是能现在衝进去,把这么多年憋在心里的怨气都发泄在那颗脑袋上,自然痛快。但还不是时候。
至少在他肃清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最后是布哈林,真正登上克里姆林宫权力顶点之前,托洛茨基,还得活著。
托洛茨基的影响力依旧存在,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利用价值。
“所以我们必须另闢蹊径。”
“另闢蹊径?”
“没错,加米涅夫同志。虽然托洛茨基是苏维埃的领导者,但他的权力並不是像列寧那样根深蒂固,而是基於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支持。”
在列寧格勒,目前和托洛茨基对立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再加上史达林这些核心人物,虽不及托洛茨基强势,却也拥有不容小覷的权力。
“只要我们联手,就足以把他从领袖位置上拉下来。正好,现在的局势和舆论也会站在我们这边。”
“好主意,科巴。正巧今年的布尔什维克代表大会也快到了。”
原定春天召开的大会,因为內战,被推迟到了12月中旬。
“就在布尔什维克大会上,在所有()员齐聚的场合,在决定苏维埃未来的地方,正式地、公开地谴责托洛茨基,批判他,逼他下台。”
“嗯,要是一个人攻击他还可能说得过去。但若是我、你们,还有不在这里的季诺维也夫同志一起出手,他一定措手不及。”
“没错,加米涅夫同志。我会去联繫季诺维也夫同志,他一定会同意的。”
何止是同意。
他恐怕会比谁都积极主动地冲在最前头。
毕竟,季诺维也夫早就嫉妒那个风头盖过自己、却不是列寧旧部的托洛茨基,並对他心怀恨意。
“那就开始行动吧。离布尔什维克大会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听到加米涅夫的话,布哈林与正悄悄露出阴冷笑容的史达林默默地互相点了点头。
骰子已经掷出。
是时候给托洛茨基一脚,把他踢下台了。
。。。。。。
1916年12月18日。
原本应在1920年召开的第九届布尔什维克党大会,因为俄国革命提前爆发,也隨之提早四年揭开了帷幕。
然而,大会的气氛却丝毫称不上热烈,哪怕是场面话也说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