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俄罗斯共和国垮台那一天,应该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还要很久。。。。。。吗?”
“没错。”
俄国自从塞拉耶佛的枪声响起以来,就从未真正脱离过战爭。
其结果是,经济也好,工业也罢,一切都成了废墟。再加上乌克兰等粮食產地的分离,使得局势之恶劣,连汉斯这个旁观者都忍不住嘆息。
当然,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但无论如何,苏维埃现在若想恢復国力,就必须优先处理內政,而不是急於攻击俄罗斯共和国。
“而且这绝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事。”
此外,苏维埃內部的权力斗爭也会拖住他们的脚步。
那个铁血鬍子赶走了托洛茨基,但他肯定不会就此满足。在他通过大清洗彻底巩固权力之前,应该不会轻易將目光转向外部。
『我们这边的存在,对他来说也很棘手吧。』
从苏维埃的立场来看,贸然攻击俄罗斯共和国,只会让德国及其属国全体转为敌人,被四面夹击的后果他们肯定也明白。
换句话说,他们必须慎之又慎地考虑是否扣动扳机。
“而且,我也不可能就这么袖手旁观。”
虽然不知道这一切能维持多久,但汉斯的想法,是先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开始,把俄罗斯共和国內部的权力结构改造为亲德派,好让他们至少能控制住局面。
反正塞克特將军和德国的军事顾问团还会再在西伯利亚待上一年。
『既然已经联手了,社会革命党和绿军也得继续利用起来,让苏联疲於奔命,顺便破坏他们的经济重建吧。』
只要布哈林还在苏维埃高层,为了恢復俄罗斯经济,他们一定会提出某种程度引入市场机制的新经济政策(nep)。
而要实施这个政策,吸引外国资本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如果这些外国资本因为某种“压力”而拒绝投资苏维埃,会发生什么事呢?
他们恐怕会气得跳脚吧。
“说到底,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该做的事就行了。”
“是啊,和往常一样。”
当然,汉斯认为自己判断也可能出错,事情的发展未必会如他所愿。
但这段未来本来就处於未知之中,是谁都无法预见的未来。
因此,除了尽全力走好眼前的每一步之外,也別无他途。
。。。。。。
1917年1月7日。
就在新芬党人公然喊出“去你x的英国”口號、闹得整个英国鸡飞狗跳的时候,苏维埃代表团与白军及协约国代表团再一次坐到了谈判桌前。
不过,契切林与伏龙芝的脸色憔悴得几乎不像是健康人。
“那群该死的反动派混帐。。。。。。!”
就在契切林和伏龙芝返回克里姆林宫,与苏维埃高层绞尽脑汁商討下一轮谈判策略时,红十字会以人道主义为名,开始向喀琅施塔得的水兵运送援助物资。
当然,是谁搞的鬼根本不用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