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邱吉尔所说。
虽然埃及表面上独立了,但实际上在经济上仍然深受英国控制,再加上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顺便一提,原本属於法国的权利在柏林会议上被英国夺走了)依然掌握在英国手中。想要真正实现自由,恐怕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爱尔兰在去年也宣布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除了北爱尔兰外。阿富汗则在那之前就脱离了。至少可以说,困扰英国的殖民地问题也解决了个七七八八。”
当然,这是英国妥协换来的稳定,劳合·乔治內阁的支持率自然也隨之下滑。
今年或许还能撑过去,但明年。。。。。。恐怕就难说了。
“所以才会对阿卜杜勒·克里姆和摩洛哥方向抱有如此大的兴趣吗?”
也是。劳合·乔治毕竟是一位在自由党衰落之后仍不愿放弃,一直坚持爭取首相之位的政治人物。
就算没有邱吉尔,他也不会甘心就此退场。
对汉斯来说,总觉得邱吉尔又要把一位首相拉下台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那傢伙在加里波利搞砸过一次,但这次英国的计划。。。。。。怎么看都有点成功的可能性啊。”
在原本的歷史上,阿卜杜勒·克里姆確实几乎將西班牙彻底赶出摩洛哥。
正因为有了里夫战爭,西班牙政坛才亮起了红灯,最终爆发了政变。
若非法国担心“再这样放任克里姆下去,说不定连法属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都要失守”而强行插手,或许他真能实现独立。
但现在的法国,被《桑苏西条约》束缚住手脚,想动也动不了。
对英国而言,这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问题在於,这到底对德国是利还是弊?倘若英国的计划真成功了,又將带来什么结局?这条线还理不清啊。”
因此,眼下也只能静观其变,並为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
毕竟说那些还未发生之事的结局,又有什么意义呢?
“关於英国,就说到这里吧。接下来是最后一项了吗?”
“是的,xx。。。。。。准確来说,是有关托洛茨基的最新情报。”
“哼,说到托洛茨基嘛。”
听到托洛茨基的名字,汉斯嘴角不自觉地撇了撇。
这也难怪。
那傢伙將目光聚集到了那边,妄图东山再起。
但此时的北方已击溃了自称蒙古可汗的谢苗诺夫和贝加尔哥萨克,目光南移,国內形式混乱。
再加上托洛茨基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傲慢的性格,让他完全没有把那边错综复杂的关係形式放在心上,甚至连《大明航海王》都不屑一顾。
於是,他毫无意外的撞上了一颗名为“光头”的冰山,再度遭到背叛。
作为革命者,他无疑是一流的,但作为政治家,他顶多是二流。
最终,他变成了一个只能整日在莫斯科酗酒度日,沉溺於暴饮暴食排遣压力,哀嘆抱怨命运不公的悽惨老头。
“看来第一次xx合作也快到极限了。。。。。。”
托洛茨基现在的处境简直就是让史达林笑到肚子疼的程度,是最完美的笑料。
但托洛茨基会落到这般地步,也不过是他自作自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