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会改革之后,德意志帝国比过去更接近君主立宪制,帝国议会的权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
儘管皇帝的权势依旧强大,但已不能像从前那样无视议会意见和民意,隨意左右国家方向。
“那看来最有可能的接班人就是副总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了吧?当初贝特曼·霍尔维格不也是从副总理升任的吗?”
“说不准呢。而且听说贝特曼·霍尔维格其实更倾向於支持康拉德·阿登纳。就是他亲自把阿登纳从外地召回柏林的不是吗?再看他宣布辞职的时机。。。。。。也许正是在为阿登纳铺路?”
“阿登纳啊。。。。。。確实是强有力的候选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比那低调的施特雷泽曼还要更引人注目。”
“可阿登纳是莱茵兰人啊。反观施特雷泽曼,那可是地地道道的柏林人,从小在柏林土生土长。我觉得施特雷泽曼更合適。”
“哼,听这欠揍的柏林佬在那嘚瑟。当然是阿登纳比施特雷泽曼强多了!”
“你说什么?你这莱茵兰土包子!”
哐啷!
在柏林以及整个德国,全国各地的啤酒馆內,政治辩论空前火热。
当然,伴隨而来的拳头和飞舞的椅子也越来越多,但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
人们对下一任总理的关注,前所未有地高涨。
而隨著施特雷泽曼与阿登纳,这两位最具可能性的候选人逐渐成为舆论焦点,柏林政坛也隨之剧烈震盪起来。
。。。。。。
“果然,我和阿登纳最常被人们掛在嘴边啊。”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咬紧嘴唇,望著报纸低声喃喃。
以此看来,虽然阿登纳踏入中枢政界不过是近来之事,但也绝非可以轻视的对手。
听说阿登纳还是平民官员家庭出身,但自己的出身也不过是个酿酒商之子,因此並无太大差別,再加上他在“汉斯·冯·乔袭击事件”中作为容克狙击手所贏得的声望、表现出的出色政治手腕,以及担任科隆市长期间积累的政绩,都足以让人不得不对他三思而后行。
更別提,贝特曼·霍尔维格总理也似乎更倾向於阿登纳,而非自己。
施特雷泽曼心中五味杂陈,却又有种热血在胸口翻腾。
“你在害怕?”
“不,反而更不想退了。”
那股炽热的情绪,正是“好胜心”。
他也是个从政之人,而且是个道道地地的柏林人。
要他就这样不战而退,拱手把总理之位让给这个从莱茵兰爬上来的傢伙?休想。
“况且,陛下至今也未下定决心。”
也就是说,他还有机会。
“凯特,这次恐怕又得仰仗你的力量了。”
“呵呵,交给我吧。”
他的妻子凯特·施特雷泽曼(katestresemann更为人熟知的是她的娘家姓克莱菲尔德),轻轻一笑,施特雷泽曼也报以柔和的微笑。
如果非要说施特雷泽曼有什么能胜过阿登纳的,那便是他的妻子了。他始终引以为傲的妻子。能拥有如此出色、令人瞩目的女人,他有时候甚至都感到过於奢侈。
她不仅美貌无双,堪称德国当代第一美女,更出身於柏林的著名商业家族,凭藉父辈的財力在柏林的上流社会呼风唤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