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让情绪主导局势发展,导致与美国的关係彻底破裂,那只会让我们的敌人得利,对我们自己毫无好处。”
“您的意思是。。。。。。副总理阁下想就此揭过?”
“不是这个意思,鲁登道夫阁下。我是说,至少我们应该先尝试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
退一步说,哪怕事情闹大,只要他们与美国之间隔著浩瀚的大西洋,也不会真的走到兵戎相见那一步。
但外交战、经济战另当別论,即使贏了,也未必落得什么好处。
“唉,虽然令人恼火,但说到底,我们就算跟美国扯破脸,也捞不到好处。”
“是啊,所以我会先去和美国大使谈谈。要求他们立刻退出阿拉伯,收手。”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这是唯一既能维护尊严,又不会破坏美德关係的最优解。
而这次事件中受害的奥斯曼帝国,应该也更希望如此。
毕竟,他们也不愿在阿拉伯半岛上和美国直接撕破脸。
“但美国真会听我们的警告吗?”
要是他们不听,那他也没法子了。
只能如阿登纳所愿,不择手段地教教这些不识抬举的洋基佬该怎么做人。
“得防个万一,还是先把后手准备好。”
唉。。。。。。某人感觉已经能听见麻烦接踵而至的声音了。
只希望这声音別成真,在事情彻底失控前结束一切吧。
。。。。。。
“霍顿大使,我就开门见山地问一句,我们德国是不是哪里得罪美国了?”
“誒?您突然这样问。。。。。。我不是很明白您的意思。。。。。。”
——两小时后。
被召至帝国外交部的驻德美国大使,阿兰森·b·霍顿(alansonbigelowhoughton),额头上渗著冷汗,脸上满是不知所措的神情。
他被突然叫来外交部,面对的却是帝国副总理,那个也许是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年轻东方人,以凌厉的语气的质问。
以他多年外交官的经验来看,这种状况绝非好兆头,而这也很快被证实了。
“我们已经掌握证据,贵国石油公司覬覦阿拉伯的石油权益,因此向叛离奥斯曼帝国的沙特家族等阿拉伯势力提供了武器援助。”
“?!”
“我相信您也非常清楚这意味著什么。”
他当然清楚。
『白宫那帮疯子!到底干了什么蠢事啊啊啊──!!』
霍顿在心里嘶吼。
若是他早知內情还好,可偏偏他对美国介入阿拉伯事务一无所知。
这倒也不奇怪。
因为美国的阿拉伯介入计划,是连美国国內大多数高层都不知情、仅限於包括总统在內极少数人掌握的绝密计划。
可现在这份绝密不只彻底泄露,甚至传入奥斯曼帝国与德意志帝国的耳中,那速度快过了白宫自己。
面对毫无预警便爆发的德国震怒,霍顿此刻甚至有种想递交辞呈的衝动。
“奥斯曼帝国是受我们德意志帝国保护的国家,而包括阿拉伯油田在內的奥斯曼石油权益,理所当然也是我们德国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