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油价要降啦!”
“那些炼油厂要哭了?关我们屁事。”
“这才是资本主义的竞爭嘛!”
更让美国石油公司火大的,是整个美国社会的反应——无论是產业界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在为这场“灾难”拍手称快。
毕竟油价上涨才是民眾的噩梦,价格下跌反倒是件值得举杯庆祝的事。
“活该啊,油老虎们!”
而且,说到底,美国的石油公司本来就臭名昭著,民眾並没有多少同情。
“报告!连墨西哥也开始下调石油价格了!”
“连那帮墨西哥佬也?!”
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国的南邻墨西哥,也宣布跟进降价!
墨西哥政府表面上解释说是迫於德国与英国的压力,实在无可奈何才作出选择。
“噗哈哈哈!活该,鬼佬们!”
但他们心底的真实想法却是幸灾乐祸到极点。
毕竟,墨西哥这些年来在美国和其石油公司的压迫下早就忍气吞声到极限。
这会儿终於能看他们出丑了,国內哪还有人不拍手叫好?
当然,美国可能会因此动用报復措施,但墨西哥並不担心。
他们背后站著的,可是虽然年迈却依然强悍如狮的英国,以及统御欧洲的德国。
就算美国经济实力远胜英德联手,可军力方面,连德国一个都压不住。
正因如此,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更何况墨西哥所做的,仅仅是“降低油价”而已。
“疯了疯了,真是疯了!”
“胡佛到底在干什么!怎么不保护我们!”
欧洲石油公司的价格联盟,加上墨西哥的“投降”,终於点燃了美国石油公司內心的怒火——他们的耐性已经到了极限。
。。。。。。
“我真不明白我们的政府到底在干什么。”
隨著某个低沉的声音响起,美国石油业界的几位巨头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他们的脸上满是愤懣不平。
“时间一天天过去,损失却越来越大。事情闹成这样,到底是谁的责任?总得有人採取点行动吧!”
“从一开始就打算用什么协商那种模稜两可的方式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个错误。我原以为胡佛总统是个有能力的人,结果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当然,导致局势发展到这般地步的根本原因,其实是他们那无底洞般的贪婪。
更讽刺的是,他们口中骂个不停的胡佛,此时也正在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解决这场危机。
只是问题在於,胡佛这个人,平时的確是个干练的官僚,但一旦遭遇危机,往往显得无能,这一点,从他应对大萧条的表现就可见一斑。
如今他正如实体现了这一点:既没下定与德国摊牌的决心,也不愿得罪石油公司,一味寻找两边都不得罪的“折中方案”,反倒把时间白白浪费掉。眼看政府该做的事都没人做,石油公司自然也就怒不可遏。
“我们不能就这样任由欧洲人肆意摆布。整个行业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了。”
“洛克菲勒先生。”
“既然政府靠不住,我们就只能自己保住饭碗。不管用什么手段,都得逼政府出手,对欧洲进行反击!”
说话的,是石油大亨唯一的儿子、如今实际掌管洛克菲勒家族的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二世(johndavisonrockefellerjr)。听了他的话,在场的石油公司高层纷纷点头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