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其他人也能做到这份上,我就没什么遗憾了。』
他可不想像上次大战那样,因为无能的盟友拖住法国的脚步。
虽然和墨索里尼握过手,这话似乎也不太合適。
但撇开战爭不谈,义大利对法国而言確实是个相当重要的盟友。
为了加快再武装的进程,法国的武器生產与研发,很多都是秘密地在义大利进行,並冠以义大利的名义。
“若是西班牙能彻底加入同盟,局势將会更有利。更不用说,我们离目標也会更近一步。”
“这一切都得益於阁下的远见卓识。”
“哈哈,赖伐尔,別说这种虚头巴脑的奉承话了。”
儘管话里带著揶揄,拉罗克的心情却显然很好。
“话说回来,爱尔兰对我的提议依旧没有答覆吗?”
“是的,阁下。爱尔兰共和军表示,如果我们能承诺北爱尔兰,他们愿意与我们合作。但爱尔兰政府那边。。。。。。似乎还在犹豫。”
“这样啊。”
拉罗克点点头,表示理解。
大战时法国曾支持过復活节起义,但如今要让爱尔兰与法国携手,即便他们对英国心怀不满,也未免要反覆权衡。
不过,理解归理解,爱尔兰依旧是必须要拿到手的牌。哪怕要利用不久前在巴黎与辛普森夫人一同度过美好时光的爱德华王储,在英国境內製造混乱。
“无需顾忌手段。煽动他们的仇恨吧。点燃他们对英国的復仇心火焰。这样一来,他们自然只能与我们携手。”
“是,阁下。”
当然,也可能適得其反,但如今绝无后退之路。
对法国而言,从不存在“退”的选项。
要么赌上一切战胜德国,要么在惨烈的战斗中与法国一同灰飞烟灭。
法国的未来,只有这两条道路。
『不过话虽如此,光靠西班牙和爱尔兰,终究还不够。』
要击垮德国,还得有大人物出手才行。
那个明明收到了自己满怀善意的合作提案,却依旧如同疑心病重的女人般挑剔的巨头。
“苏联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抱歉,阁下,那还。。。。。。”
“阁下。”
赖伐尔正擦拭著汗水准备回答时,拉罗克的秘书快步上前,递来了什么。
“刚刚收到苏联大使的来信。”
“来信?”
“是的,史达林亲笔致函阁下。”
“终於来了。”
听闻此言,拉罗克的脸上绽放出了前所未有的笑容。
这是他期盼已久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