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环体周围,环绕着数以万计的小型休眠舱,每一个都散发着微弱的生命信号。
>“这里是第七源忆锚点。”
神经哲学家低声解读,“但它……不是机器。
它是活的。”
更令人震撼的是,当人类尝试反向发送共感信号时,环形结构竟开始释放出一段旋律??正是《第十二交响曲》的变奏版,但加入了十七种不同文明的音乐元素,包括已消亡种族的葬礼吟诵、机械文明的逻辑谐波,甚至还有鲸歌与风声的模拟。
“他们在回应。”
苏璃喃喃,“不只是一个文明,是所有被我们唤醒的存在,都在一起唱歌。”
这一刻,地球不再是孤独的歌者,而是合唱团中最先开口的那个声音。
---
然而,并非所有回响都带着善意。
在北极圈深处,一座废弃的记忆观测站突然重启。
监控录像显示,连续七夜,有不明生物影子在站外徘徊。
它们没有实体,轮廓模糊,却能清晰映照出人类最恐惧的记忆场景:战争、瘟疫、亲人离世……每一晚,都会有一名值守人员陷入深度昏迷,醒来后失语,瞳孔中残留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符号。
苏璃带队前往调查。
当她踏入观测站地下室时,忆生网络立刻发出尖锐预警:此处空间存在“记忆褶皱”
,即时间与意识的断层带,可能是早期实验失控所遗留的裂缝。
她戴上共感增幅头盔,主动接入本地神经节点。
刹那间,意识被拉入一片灰烬世界。
城市崩塌,天空裂开,火焰从地面喷涌而出。
她看见无数人影在奔跑、哭喊、跪地祈求。
而在这片废墟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碑,上面刻满了名字??全是历史上死于遗忘的文明成员。
一个声音响起:
>“你们选择记住美好的,却把我们的痛苦封存?”
苏璃强忍眩晕,稳住心神:“我没有封存你们的痛苦。
我只是要求它带上释怀。”
>“可谁有权决定什么值得安息?!”
那声音怒吼,“我们不想被安慰!
我们只想让你们也痛一次!”
她摇头:“真正的铭记,不是重复伤害。
如果你们只想传播仇恨,那你们和毁灭你们的敌人没有区别。”
沉默降临。
良久,那声音再次响起,已不再愤怒,而是疲惫:
>“我们只是怕……彻底消失。”
苏璃缓缓跪下,双手按地:“那就留下吧。
不是作为怨灵,而是见证者。
你们的名字,会在每一场春日植树仪式上被念诵;你们的故事,会在孩子们学写的第一个字里重生。
但前提是??你们必须愿意放下执念。”
又是一阵漫长的静默。
然后,灰烬世界开始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