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长安的书信
许哲带著大虎先回了许家,正在餵猪的二虎看见大虎,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还以为,大虎又来叫他回去。无论是回涇阳县和回村里,二虎都不愿意。
许哲吩附道,“二虎,去把药膏拿来。”
二虎这才奔过来,看著大虎身上的伤,怒道:“谁干的?”
许哲推了推他,“快去。”
监工抽鞭子没有半分留情,一鞭子下去,就是一条血痕。大虎倒是挺抗揍,上药的时候,一声不嘰。
家里来了人,李柔和许家姐妹都赶了回来。
李柔道:“都跟了好几年,早该出师了,正好,先帮我们打些醃鱼的架子。”
李柔这架势,真打算把醃鱼作坊做大做强,都开始给大虎下订单了。
“三婶放心,我一定帮您打好。”哪怕没有工钱,大虎也会尽心尽力。
“工钱照算,自己攒些钱,成个家。”李柔该给的钱都会给,指望许青水,大虎二虎只怕门户都立不起来。
许哲道:“我还有很多图纸需要打造,咱们村里不缺活计,最近村里人有些多,你先回家养好伤再来。”
等李陌的宅子修好后,可以让大虎住在铁匠铺里,后面再修一个木匠铺。
村里铁匠有了,木匠也有了,四方桌,高脚凳的图纸可以拿出来啦。
大唐是包容的,胡床都开始兴起,更改一下平常的坐具,人们应该能接受。
二虎把大虎送走后,许哲掏出了从长安来的书信。
他將李府的信递给了李柔,另一封则亲自拆开,
字体疏瘦劲练、空灵娜,如果不看信的內容,完全值得收藏。许哲看完整封信,大概知道了褚亮的意思。
信的一开头,便是询问许哲的课业,读了什么书,读到哪儿了。
然后就是应该读什么书,读完书该树立为国效力的志向。
其次,讲了一些家常,以及询问他上次投贴,为何要跑的事情。
到最后,希望许哲能给他回一封信,大家多多书信往来。
如果没有人,褚亮怎么会给他写信,而且信上,通篇用的逗號,让人看得很是彆扭,
许哲明白了,在李府气宋夫子的法子,李世民已经知晓。而且他还敏锐的发现了句號的作用,
找褚亮探底来了。
回信写什么內容不重要,只要把標点符號標註清楚,再加上一些注释,足以交差。
“阿娘,阿爷怎么不写信回来?”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许青山比许哲早出发一个多月,三个月的成守期,都过了大半,可从来没往家里寄一封信。
他们在陇西的情况如何,有没有遇到困难,许哲一概不知。
想来应该是顺利的,如果有困难,肯定会来信求助。
李柔道:“不回信是好的,回信的话才糟糕。”
成守长安相对比较安全,成守边疆和直接参战更是危险。
不回信,人还有可能回来;回信的话,可能就是噩耗,
所以婶子们早就习惯,没有消息,其实就是最好的消息。
官府的驛站,不会专门寄將士的家书,很多人写家书,只是聊以慰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