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长得帅確实有关係。
因为3秒钟做出二选一的判断,那就只能看长相了,调动不了思考相关的神经元。
首先是吸引力和光环效应。
人们下意识地將外貌的优点延伸到其他方面,认为他们同样更聪明、更有能力、更值得信赖。
其次是成熟度与能力观感。
面部成熟度与感知到的权力相关。
拥有成熟面孔特徵,例如下頜较宽、脸型较长的个体,更容易被视为有能力、有领导力。
在选举中,70%的情况下是那些面部宽高比高,长相看起来更有竞爭力的人获胜。
与成熟脸相对的是“娃娃脸”,拥有大眼睛、圆脸的人,通常被认为更热情、诚实和值得信赖。
然而,这种面相也可能被与天真、顺从甚至能力不足联繫起来,在需要展现强势领导力的场合可能不占优势。
一句话总结底层逻辑就是:能从脸部读出的信息越多,越有能力。
客观上,不一定谁更好。
但主观上,拜登的信息当然要比老特信息多,所以大家都选老拜。
他们今后可以根据这个直觉判断,反过来也要利用这一点避免在今后提拔属下的时候被影响。
苏澄很好奇的翻了翻手里发的资料,里面有往年的例题。
第九研究所在80年代就成立了,负责上这堂课的教授们基本上都会拿那些公眾人物作为例子。
教授提到,他们在1990年用了柯林顿vs老布希,让当时的学生们预测哪位候选人会在1992年胜出。
当时也有90%的人预判是柯林顿。
因为柯林顿脸上能展现出的信息更多。
进修班的东西对於苏澄来说並不难。
但也不至於是基础,只是对他来说相对简单。
如果让苏澄客观的排一个难易等级的话,大概中级?
道理谁都知道,主要是阐述並熟练掌握这个底层逻辑。
中高级的样子吧。
也算是k15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
但也仅限於理论知识。
这玩意儿有用吗?
肯定有用。
否则集团也不会这么大费周章的每年给研究所拨那么多钱了。
碰到类似的事情会可能会第一时间第二时间调动起这个神经元,这对於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进修的目的就达到了。
甚至他们会想起来自己在维也纳进修学到某个知识的具体这一天中午吃的什么饭都是有可能的。
其实集团高层有个不成文的共识。
假设哪个大厂在成立或投资了类似的行为心理研究所,那就说明这些大厂小厂已经有野心了,今后得上帝豪集团的资本监控名单。
苏澄先用了几天时间把他丟下的课程复习了一遍,確定自己熟练掌握了以后,便抽出时间忙起了他自己的事情。
他遥控指挥小陈、赵鹏他们开始配置自己的资產。
2016年,全球经济復甦。
所以老头才想著整合stx集团:石油+能源+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