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
苏天言尤为震惊。
光是这一个行为,就了过半数的资金。
那接下来这小子还怎么开展业务?
苏天言接过文件浏览起来,白子华则继续介绍。
“苏总,这是一家没有不良资产,且可全国经营的互联网小贷公司。”
苏天言当然知道,不干净也不值这个价格。
这小子想干什么?
钱这么大手大脚。
“我要是没给他多批钱,他只有一个亿呢,还敢这么干吗?”
“他拿了我两个亿,就为了去干小额贷款?给那些人放贷赚钱?”
“这小子搁这儿玩儿呢?”
苏天言非常不满苏澄的这些商业行为。
这是创业吗?
明明是投机倒把。
这种产业创造了什么?
没有产品,没有技术革新……什么都没有!
只是设计了一个更高效的管道,把钱从a口袋搬到b口袋,然后在中间抽走一大笔。
真正的创业是把整个行业的蛋糕都做大,而不是这样直接过来分蛋糕。
而且苏澄分的还是最底层、最脆弱人群的那一小块蛋糕。
本质上只不过是一种财富转移,而不是财富创造。
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人性的弱点来套利。
这小子要是这样干的话,那他这个当老子的看不起他。
苏澄的利润建立在别人的窘迫、焦虑甚至绝望之上。
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商业模式,
商业出发点从一开始就带有原罪。
“还有呢?”
“少爷还6700万,并购了一家互联网支付公司,并且申请了融资租赁牌照。”
这在苏天言的意料之中。
相当于苏澄把几乎所有的钱都拿来办牌照了。
收购公司都只是假的,重要的是拿到前面那张“房贷牌照”和这张“支付牌照”。
前者不但给予了苏澄全国性放贷权,还能够让他把那些发放出去的贷款债权打包成标准化的abs产品,在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出售,实现快速回笼资金和风险出表。
后者则是给予苏澄自由处理资金流的权力,可以构建自己的账户体系,沉淀海量资金和交易数据。
15年是申请这两张牌照的最后窗口期,现在都已经不再轻易向市面发放了,苏澄要拿就只能通过公司并购的方式获得。
苏天言可太了解了。
他压根不用想就知道苏澄接下来会怎么设计算法。
通过大量的数据,评估出一个人还款压力的临界点,又不至于立刻让他崩溃,以便榨干他们最后一滴油水。
但又不得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