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宁宁做心理咨询师很久了,她已经习惯了对患者保持一种特定的“冷漠”,一种对双方都好的冷漠。
她不能过于共情她的病人,因为那既会毁了她的大脑,也会影响病人的治疗。
但即使是她这样吝于给出同情的人,也依旧忍不住对面前这个孩子升起了一丝心疼。
这个孩子是几周前被他妈妈带来治疗的。
白宁宁和他妈妈有过一次长谈,她还记得那位女士脸上的愤怒。
“我前段时间才知道!他们班上居然有好几个学生在欺负他!不光是口头上说点话什么的,已经发展到动手动脚的地步了!”
“还是好学生呢!成绩好有什么用?现在的小孩子是真的恶毒,仗着自己学习成绩好就胡作非为,气死我了,他们老师简直偏心到没边了,我说这几个学生欺负我儿子,他就说不可能的,这几个都是好孩子。”
“什么样的好孩子能做出那样的事儿啊!他们真的太恶毒了,专挑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下手,他是个闷葫芦,如果不是我之前刚好给他买了条短裤让他试穿,根本看不见他大腿上那些伤好吗?!”
不过呢,她的愤怒显然不止是针对这几个欺负她儿子的学生的。
“他从小就闷葫芦,被人欺负了也不知道说一声,怎么胆小成这样?”
“我跟他说啊,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你打好了,咬也行,把他们肉咬下来我担着,你拿笔拿刀捅人啊,我会赔的,结果呢,他这个小孩,一点胆子都没有,什么都不敢做,也不知道像了谁……”
白宁宁的视线如X光一般冰冷地扫过这位满脸恨铁不成钢的女士,她似乎生气自己的孩子是个软柿子远胜于生气那几个欺负她儿子的学生。
于是她的职业病发作了,有个声音在她身后轻轻说:
“你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软弱吗?通常来说,软弱的孩子都有一个甚至一对强势的家长。”
她不该对遇见的每一个人做分析,只是这位女士和她儿子的情况有些过于典型。
她思考的这段时间,面前的这位女士已经结束了对她儿子软弱性的抱怨,话锋一转:
“医生,钱不是问题,我希望他能变得阳光一点,然后呢,不要那么胆小怕事,最好强硬一点,总之不要是现在这个任人揉捏的软柿子样子!”
那之后,她第一次见到了柳寒。
那是个极为瘦削的孩子,五官不算特别精致,但凭空让人觉得有一种随时要碎掉的玻璃质地,他的发型是平头,高中男生中很常见的发型,放在他头上却有一种微妙的违和感。
他的脸,他的神情,他的气质,都让人觉得他应该有那种垂落到鼻尖的半长发刘海才对。
平头大概是他的母亲给他选择的发型吧。
他很乖巧,白宁宁问他什么,他都会回答。
她问他那些人是怎么对待他的,他一五一十地说了,可以说是她见过最配合的病人之一。
然后她问他对此有什么感受。
他轻声说:没什么感受,他觉得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
他神色诚挚,并不是因为抗拒治疗而不愿回答,白宁宁可以看出他没有在说谎,甚至身上没有一丝别扭的痕迹。
他是真心相信——自己没什么感受。
事情大了。
他在合理化自己的遭遇。
那之后,白宁宁每周见柳寒一次。
她很少同情病人,但即使是她,看见经受了这样遭遇却还是诚挚地说着“我没什么,这很正常”的孩子,也忍不住有些难过。
她很努力地告诉他,有属于自己的感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为别人伤害自己而痛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对别人感到生气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只是几周来收效甚微。
她调整出一个亲和力满分的微笑:
“我们随便来聊聊吧,你这周有做什么有意思的事吗?”
柳寒对于话题的转变没有任何抗拒:
“抱歉,可能没有……我平时做的事情都很无聊。”
“哦?那你都做了什么无聊的事呢?”
“上学……做作业,然后看会儿书,睡觉。”
“看书?你都看了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