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著凉不稀奇,稀奇的是贾东旭为这点小病竟瘫在床上起不来身。这就透著古怪了。
那年头虽说吃喝不如现在,可人们身子骨硬朗著呢。哪像现在的年轻人,整天熬夜点外卖,个个病懨懨的。那时候的孩子皮实,感冒发烧捂床被子发发汗,第二天照样生龙活虎。
偏巧贾东旭病倒在床,多亏何雨柱送来的荤菜才勉强能走动。本以为这次该痊癒了,谁知竟晕倒送医。要说没蹊蹺,谁信?
风言风语一传开就收不住了。不过贾张氏正在煎药,邻居们也不好当面议论。
约莫三刻钟后,中院瀰漫著苦涩的药香。
何雨水正捧著识字本专心学习,被这气味熏得直捂鼻子,小手不停地在面前扇动。
“哥哥,外头的味道好难闻啊。“
煎煮的中药本就气味浓烈。
虽说良药苦口,但这苦味不光折磨舌头,连鼻子也跟著受罪。
小孩子自然最討厌这种味道。
何雨柱见状,轻轻关上了何雨水身旁的窗户,暗自思忖。
“嗯……白芍、桂枝、炙甘草、炮姜……“
自从研习药膳以来,何雨柱已熟悉了六七十味药材的特性。
千万別小看这个数目。
识得药材与精通运用是两码事。
在这几十味药材范围內,何雨柱能准確把握配比,使药效发挥到最佳。
这般精妙的运用,即便是药铺里学艺多年的学徒,也未必能做到。
院中飘来的药味,他稍加辨別,就道出了其中成分。
贾东旭得的並非重病,卫生所开的都是普通药材。
因此何雨柱辨认起来並不困难。
但很快,他发现了问题。
贾东旭的情况他有所耳闻。
落水后染上风寒,久病不愈,今日昏倒想必是风寒未清。按理说,药方应以温补药材为主,慢慢调理。
可他刚才闻到的几味药里,却混入了性寒之物。
这方子似乎不太对劲。
並非寒温不能並用。
巧妙搭配下,寒温相济反而能增强疗效。
但炙甘草气味浓烈,炮姜气息偏淡,开方的大夫可能意在调和,但剂量似乎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