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翊觉得这个价格定的並不算贵。
毕竟在100多年后的明中后期,从西洋传进来的锡镜,清晰度远远不如现在他制出的,但就那巴掌大小一块却能卖到10余两。
胡翊的计划是物以稀为贵,越是刚开始,越应该卖的贵。
可以在镜子逐渐普及之后,不断往上深挖工艺,做高造价產品的同时,把最底层的產品適当地降价卖出,逐渐流入到平民百姓之家,大概是这样一个思路。
小规格镜子大概巴掌大小,直径13cm左右。
中等规格,如同菜盘,直径大概20cm左右。
最大规格,如西瓜一般大小,直径27cm左右。
当然这只是初版的方案,回去后还要调查市场,再做一些微调。
临走前,胡翊又对黄匠官特意瞩附道:
“你们还需要再按照真人的尺寸,打造一只大铜镜,这只镜子日常作为展示用。”
黄匠官秒懂。
这就是东宫造物局的门面啊!
只有用这样一面大镜子摆出来做展示,你的生意才会好,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话是没错,但更多的展示总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黄匠官此时便又提议道:
“那属下就在铸模之时,多做一些边工艺,再涂上漆防锈,將它做成一件精美之物。”
胡翊点点头道:
“你这样想也对,反正该如何做只管去办,制出这么个东西来,不愁会有何亏损的风险。”
说到此处,胡翊便取来两只大號铜镜。
既然东西完美的制出来了,那当然得先送给皇帝预览。
这一对镜子,送给朱元璋和马皇后,该有的礼数和孝心都是要尽到的。
对於这个老丈人,那是真没辙,別看平时看起来乐呵呵的,该翻脸时就翻脸,该小气的时候那也是真小气。
胡翊就拎著两个铜镜进宫了。
他来时,朱元璋和朱標正在就宫中尚膳监的事琢磨著呢。
“爹,尚膳监的坐记太监已经把密折报上来了,司钥库掌库太监胡保,连同尚膳监典簿冯九等五人,合计盗取去年琉球进贡的龙脑冰片10两。
这龙脑冰片帐面上本该剩余90两,他们帐面写了80两,抹去的那10两冰片,私盗出府库,以每两120两纹银售卖,得利1200两银子,后被这五人均分。”
听到这话之后,朱元璋脸上绷不住了,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就好像被人扇了两巴掌一样。
这可是1200两啊!
还是在皇宫之中,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居然出现了这样的硕鼠巨贪!
发生这种事,这是自己这个天子监督不严,管教不力。
先前还跟標儿夸海口呢,转眼便被抽的脸上啪响。
老朱当即便是血液上涌,作势欲要抓起桌上的砚台摔个粉碎。
也许是女婿开的药起了一些作用,就在他即將伸手够到砚台时,那伸出去的手顿了一下,隨即又抽回来。
朱元璋的目光忽然落在窗外刚抽出新叶的绿树上,顿时怒气略缓和了些,只是声音沉闷著,淡淡讲道:
“都抓了严刑查办,剥皮凌迟,將他们的皮掛在御膳监示眾三日。”
朱標应了一声。
朱元璋隨即也取出钥匙,打开了自己面前的密匣。
尚膳监里,他们一共安插了三人,行密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