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抬起手,轻轻敲了三下。
咚、咚、咚。
寂静。
然后,从门内传来极其轻微的摩擦声,像是有人正艰难地爬向门口。接着,一声沙哑到几乎不成调的声音透过门缝渗出:
>“……甜的。很甜。”
启的眼泪瞬间涌出。
“是我。”她说,“我回来了。”
门锁咔哒响了一下,竟是从内部打开了。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启用手电照进去??房间里没有任何家具,只有角落堆着几摞发黄的笔记本和一台老式录音机。而坐在地上的,是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白发披肩,双眼浑浊,手中紧紧抱着一本破旧的日志。
“我叫千穗。”她开口,声音干涩如枯叶摩擦,“我在这里写了三十六年日记。每一篇,都是写给你的。”
启跪坐在她面前,颤抖着接过日志。
翻开第一页,日期是1987年4月3日。
>“今天他们把我关进来,说我不会说话就是病。可我只是害怕。走廊太黑,灯总是关着。我想喊妈妈,但声音卡在喉咙里。后来有个小女孩敲门,给了我一颗草莓糖。那是我吃过最甜的东西。我不知道她叫什么,但我决定把她写进我的故事里,一遍又一遍,直到她能听见。”
往后翻去,每一页都记录着同一句话的不同版本:
>“今天我又梦见那个给我糖的女孩。她穿着红色雨靴,头发扎成两个小辫。”
>“我听见风里有风琴声,是不是她开始教别人说话了?”
>“新闻说樱泽村有个女孩用柴刀唤醒了沉默的孩子。那是你吗?如果是,请让铃响一次。”
>“我已经老了,可能等不到你来了。但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出现,请告诉我??这个世界,还愿意听我们说话吗?”
最后一页写着:
>“今天,门开了。我知道,是你。”
启抱着日志,泣不成声。
“这个世界愿意听。”她哽咽着说,“我们都听见了。你的声音,早就变成了春天的风、夏天的蝉鸣、秋天的落叶声、冬天的雪落声。每一个学会开口的孩子,都在替你说一句话。”
千穗缓缓抬起手,指向房间角落的录音机。
“按下它。”她说。
启照做。
磁带转动,沙沙声后,一段旋律缓缓流出??竟是《萤火谣》的最初原型,由一个稚嫩女声哼唱,节奏缓慢,充满犹豫,却无比真诚。副歌部分有一段口白:
>“如果没人愿意听我说话,我就把话说给星星听。总有一天,星星会变成萤火,飞到某个人梦里。”
启猛然意识到??这不是模仿,这是源头。
当年守塔老人所说的“回声计划”,根本不是他独自完成的。是他发现了千穗几十年来偷偷录下的声音档案,将其编码进地脉系统,借自然之力传播出去。而启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这些本就被埋藏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
“你才是真正的‘声艺’开创者。”启握住千穗的手,“我们所有人,都是你的学生。”
千穗笑了,眼角皱纹舒展如花。
“那你要答应我一件事。”她说,“把我剩下的日记带走,交给那些还在学说话的孩子。告诉他们,沉默不可耻,但也不要让它成为终点。只要还想被听见,就总有办法。”
启郑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