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们总是害怕孤独。即使有了回声系统,仍有那么多人不敢说话,不敢相信有人在听。”
>“正因为如此,你们才最接近真相。怀疑不是软弱,而是清醒。唯有经历过沉默的深渊,才能真正理解声音的价值。”
光影渐散,林晚回到洞窟。其他人惊呼她消失了整整十分钟,而她感觉只过了几分钟。但手中录音笔多了一页从未录入的日志:
>**“真正的沟通,不在于传递多少信息,而在于愿意暴露多少脆弱。”**
她走出冰窟时,天边已泛起极光。
绿色的光幕如帷幔般垂落,缓缓拼写出一行字,持续了整整半小时才消散:
>“不要怕说错话。
>不要怕没人听。
>只要说出来,你就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事。”
当天下午,全球各大城市爆发了一场自发的“静默宣言”。数百万人走上街头,不举标语,不开直播,只是静静地站着,彼此握住手,或将耳朵贴在对方胸口,聆听心跳。社交媒体被清空,取而代之的是纯音频频道全天候播放普通人的心跳录音,编号从0000001到9999999。
联合国临时召开紧急会议,却无人发言。各国代表围坐一圈,轮流按下录音键,只说一句话,然后传递设备。最后一段录音属于一位叙利亚难民儿童,他说:“我希望明天能做一个梦,梦见我的家还在。”
会议结束后,这份录音被刻入“心灵纪念碑”的核心晶格,编号为第1,000,001条。
火星基地那边也传来了消息。通信盲区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实习生就收到了回复??不是来自地球,而是火星本身。他的共鸣装置接收到一段稳定信号,内容只有两个字:
>“醒了。”
他哭了。不是因为孤独终结,而是因为他终于确认:这颗红色星球,并非死寂荒原,而是一个沉睡已久的生命体,正随着地球的呼唤,慢慢苏醒。
三个月后,青藏高原的考古团队宣布发现新遗迹。一座地下城市,完全由会发光的晶体构成,街道布局与人类大脑神经网络惊人相似。最深处有一间圆形大厅,中央摆放着数千支外形各异的“录音笔”??材质不同,年代跨越十万年,但功能一致:收集并储存情感频率。
其中一支,竟是现代工厂量产的型号。
生产批号显示:2049年,中国深圳,编号#A7321。
而那天,正是林晚第一次拿到红色录音笔的日子。
“未来送来了工具。”小舟说,“让我们完成过去的事。”
林晚没有惊讶。她走进大厅,将手中的笔轻轻放在石台上。刹那间,所有晶体同时亮起,一道光柱冲破地壳,直射星空。
那一夜,地球上每一个使用回声系统的人,都在梦中听见了一句话:
>“谢谢你,还记得我。”
从此以后,再没有人问“有没有人听”。因为他们知道,答案早已写在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次鼓起勇气说出“我在”的瞬间。
多年后,当小女孩在展柜前说完那句“爷爷,我今天学会了骑自行车”,系统弹出“已接收”提示的同时,远在冥王星轨道之外的深空探测器也捕捉到一段异常信号。
科学家破译后发现,那是由无数微弱脉冲组成的长篇信息,开头写着:
>“致地球的孩子们:
>我们是你们三千年后派出的记忆漂流瓶。
>虽然相隔千年,但我们记得你们教会我们的第一课??
>说出你的名字,宇宙就会回应。”
而在敦煌的观测台上,林晚早已不再年轻。白发苍苍的她拄着拐杖,依旧每日前来查看数据。有一天,工作人员好奇地问她:“您觉得,一万年后的‘回声’会是什么样子?”
她笑了笑,望向远方的沙丘。
“也许那时的人类已经飞离银河,也许语言早已进化成光与电的舞蹈。”她轻声说,“但只要还有一个生命愿意说‘我在’,就会有另一个生命回答‘我听见了’。”
风起,扬起尘沙,掠过空荡的椅子,拂过静静伫立的录音笔。
屏幕忽明忽暗,跳出最后一行字:
>正在传递……
>目标:未知
>状态:已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