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点点头。
赶了数天路程,韩非着实有些口渴,于是端起茶杯喝了几口。
茶水甘而不腻,香气馥郁,解渴消暑,提神醒脑,确属上品。
再看看房屋环境,古董书画,庭院楼台,师兄真是飞黄腾达了呀,韩非打心眼里替李斯感到高兴。
因为曾经同时在恩师荀子门下求学,所以韩非很清楚李斯的家庭背景。
他不像自己一样,皇亲国戚,贵族公子,家境显赫,师兄出身楚国上蔡的一个普通家庭,家境非常贫寒,平时生活用度格外节俭,一件粗布衣服可以穿数年,但是他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加上他天资聪颖,所以很快就学有所成。
他能够有今日的成就都是他多年辛苦付出应有的回报。
师兄终于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遭受贫贱之苦,韩非心中格外的开心。
韩非起身观察大厅内的环境,忽然被一副悬于中堂锦帛书法所吸引,便起身走近观看。
‘不愧是出自师兄的手笔,遒劲飘逸,笔走龙蛇,文章更是酣畅浑厚、炳炳烺烺。’
“师弟!好久不见呀!”
听到熟悉的声音,韩非赶忙回头,冷峻严肃的面容上露出鲜有的几丝笑容。
“师兄!”
“上次一别,转眼已过数年,师傅他老人家也已仙逝,真是世事无常呀!”李斯道。
提到师傅,韩非心中亦是想念。
毕竟他们这一身本领可都是师傅教的,若不是有师傅启蒙,他们怎能有今日成就。
“秦韩。。。。。。韩爆发战争之前,我每年。。。。。。每年都会去给师傅扫墓,真的太想。。。。。。想念他老人家了。”
李斯点点头,随机话锋一转询问道:“师弟,你此番出使秦国可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师兄帮忙之处尽管说,师兄定会竭尽全力助你。”
“我窃闻秦。。。。。。秦有灭韩之机,所以前来,希。。。。。。希望奉劝秦王放。。。。。。放弃进攻韩国。”
李斯听后心中微惊。
先灭韩赵,后消齐楚,这是他替秦王制定的平六国之策,而且知晓这一策略之人甚少,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
不过李斯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这些战略就算普通人猜不透,但是根据时局变动和现实状况,一定瞒不过自己的师弟韩非。
“确有此事,不过非师兄不帮你,灭韩之事乃秦王统一六国之决策,非我一臣子能左右,且食其禄,谋其事,忠其主,不能因你我私情而耽误了秦国大业。师兄奉劝你一句,你不如早日举家迁到外地,说不准能保住一家性命。”李斯坦白地道。
韩非也知道师兄为难,不过他本身就是韩国皇室子弟,韩国皇亲贵族全部都是他的亲眷,如何让他不顾家人、弃国而逃?他也不可能像李斯一样,背井离乡,在秦国建功立业。
“师弟明白,所以烦请师兄将。。。。。。将我所著文章递给秦王,让其知晓灭韩。。。。。韩之不利。”韩非说完便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文稿竹简递到李斯手上。
韩非知道自己口吃,担心在面见秦王之时说不清一些观点,所以提前写成文章,让李斯帮忙转交。
李斯摊开阅览,顿时被韩非子的才华所惊艳,文章不仅逻辑清晰,文风更是清新俊美。
文章名为《存韩》,顾名思义,这是一篇劝说秦国暂缓攻伐消灭韩国的文章。
读完整篇文章后,李斯心中莫名生出一种嫉妒之情。
他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的才华远比不过韩非,他很担心秦王见过韩非后,想办法将韩非扣在秦国,让其为秦国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