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碎凤 > 冲撞(第1页)

冲撞(第1页)

近来,后宫的风向倒是清晰得很。

谢清裕除了按制歇在皇后的椒房宫,其余时日,竟十有八九都留在了昭阳宫。

金沉璧心思玲珑,却又不显山不露水,被恰到好处的软和包裹着。

她说话时,尾音总带着一点黏连的腔调,像是裹了蜜,却不腻人。眼波流转间,既有索伦女子的清澈,又揉杂了入宫后学来的、汉家女儿那种欲说还休的婉转。

不必说皇上,换我见了,都喜欢得紧。

即便她总是不着痕迹地、变着花样地将谢清裕往慕容舜华那边推,谢清裕也依旧愿意踏足昭阳宫。

或许谢清裕享受的正是这般微妙的氛围,两人一刚一柔,一明一暗,同在昭阳宫的屋檐下,倒是生出一种让帝王感到既熟悉又新鲜的独特引力。

我冷眼瞧着,心知肚明,不能再任由慕容舜华与金沉璧这般“和睦”地占据圣心下去了。

若让她们当真拧成一股绳,那我在陛下心中那点本就微薄的分量,恐怕真要日渐消磨,最终沦为这深宫里一个无足轻重的摆设。

既知谢清裕近来独钟昭阳宫,我便明白枯坐永宁殿等同坐以待毙。

需得寻个由头,既不显刻意,又能恰到好处地落在他眼里。打听到他每日下朝后惯常会经过之处,我心中便有了谋算。

这日雪后初霁,天色澄明,我并未独自前往,而是早两日便以“冬日寻梅,煮雪烹茶”的由头邀了兰殊。

兰殊自然清楚我打的是什么算盘,虽向来不理会争宠之事,却还是答应了下来。

我们便在石亭中安置下来,亭内置了暖炉,石桌上摆着红泥小炉。兰殊抱着她的琵琶,信手拨弄着,琴音清越,我则捧着一卷书,目光却时而掠过小径来处。

时机算得正好。

那抹明黄身影出现在小径尽头时,兰殊便弹起了《梅花三弄》的引子。我并未起身,只当全然沉浸在眼前书卷与耳畔琴音之中,直到脚步声近,才似被惊动般抬首,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三分讶异,随即与兰殊一同起身行礼。

“臣妾参见陛下。”

谢清裕显然也有些意外,目光在我们二人身上停留一瞬,又扫过石亭内雅致的陈设。

“这般冷天,你二人倒有闲情逸致。”

苏兰殊抱着琵琶,神色淡然如常:“回陛下,娴妃娘娘寻了处好景致,邀嫔妾来品茶论诗,不负这雪后晴光。”

我顺势接过话头,“兰殊姐姐琵琶技艺精妙,臣妾听闻这《梅花三弄》最合雪景,便厚颜相邀。陛下若不嫌嘈杂,可要入亭暂歇,饮一杯暖茶?”

他沉吟片刻,竟真的举步踏入亭中,目光落在石桌的诗集上。

“在看什么?”

“闲来无事,不过是些诗词罢了。”我将书册轻轻推过去,指尖点在一处,“臣妾正与兰殊姐姐品这阙《念奴娇》,‘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风骨实在令臣妾倾慕。”

他听着,目光在那诗句上停留片刻,神色间惯常的冷凝松动了些,玩笑道,“合着是一个自比梅花真香纯白,一个自比姑射神女了。”

我和兰殊也跟着笑,谢清裕不再多说什么,只端起宫女奉上的热茶饮了一口。

兰殊此时极自然地重新拨动琴弦,曲调悠远,我与她相视一笑,也重新拿起书卷,仿佛帝王的到来只是这风雅聚会中的一个插曲。

他在亭中坐了约一炷香的功夫,并未多言,只静静听着琵琶,偶尔饮一口茶,目光时而落在我们身上,时而望向亭外雪景。

末了,他放下茶盏,起身道:“茶不错,曲亦佳。天寒,莫要久坐。”

“恭送陛下。”我们再次起身行礼。

果然如我所料,当晚谢清裕就歇在了兰殊的长乐宫中,之后几日来永宁殿的次数也悄然多了些。

这般费心经营,实在耗神。

一日午后,我只带了沉香,信步往御花园走去,试图借这一方尚存自然意趣的天地,稍稍松快下紧绷的心神。

行至一处景致尚可,却较为狭窄的小径时,对面恰好也走来一行人,抬眼望去,竟是嘉贵人金沉璧。

她见到我,脚步顿了一下,随即立刻垂下眼帘,侧身退让到小径边缘,姿态恭顺地福身行礼:“嫔妾给娴妃娘娘请安。”

声音依旧是那副柔柔的调子。

我微微颔首,目光在她低垂的眉眼间掠过,正欲目不斜视地走过。

然而,就在我们即将擦肩而过的瞬间,金沉璧似乎被一颗不起眼的石子绊了一下,身形一个明显的趔趄,口中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我这边的方向歪倒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