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他趁著这段时间不忙,决心给老板画个技术大饼,区块链就是他碰巧选中的。
区块链技术,最早是可以追溯到数学家大卫·乔姆提出的“盲签名”理论,后经各个社区的发展,截止到2004年,已经有了匿名通讯网络、时间戳和工作量证明(pow)等关键技术,在实践上,也有过大卫·乔姆於1990年创立的digicash公司,用来推广盲签名的电子现金ecash。
当然了,这家公司已经在1998年破產清算。
“……所以我认为,batman公司有必要开始钻研这项技术,为日后做准备……”
“等等。”斯特林听到这,不得不打断林恩的滔滔不绝,“我有一个问题。”
“老板您问。”林恩神情严肃,这次能不能申请下来这个项目,就决定了未来几年自己是继续当水军头子,还是技术极客,这对林恩来说相当重要。
“你能將刚刚这些技术整合起来吗?”斯特林上下打量了一番林恩,眼中充满了怀疑,“如果我刚刚没听错的话,整个区块链技术涉及到的可不只是计算科学,还有数学,密码学,等等,还有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些你行吗?”
林恩歪了歪头,“数学,密码学我知道,怎么还有经济学和金融学啊!这,这只是一项技术而已。”
“很简单,我举个例子,你刚刚不是说也要搞个工作量证明,来为以后可能的网络兼职支付工资吗?”斯特林摊开手,“那我问你,你要怎么设置这个工作量?如果设置高了,会不会让整个公司成本激增,如果低了,会不会起不到激励作用?”
当然,更深的含义斯特林没有开口。
这一整套技术,未来一定是会转向金融货幣,这可是收割財富的一把好手,如果自己能抢在“中本聪”团队之前將全部技术整合,那么自己岂不是可以做虚擬货幣世界中的美联储?甚至取而代之,掌握整个阿美莉卡。
“这……”林恩挠了挠头,怎么老板对区块链技术比自己还熟啊,这要怎么混?
看到林恩支支吾吾,斯特林惋惜的拍了拍林恩的肩膀。他確实得承认,当林恩主动提出区块链技术的时候,嚇了他一跳,让他以为眼前这个林恩就是传说中神鬼莫测的“中本聪”。
但很可惜,要讲逻辑,斯特林哪有那么好运,隨便在网上捞个水军头子就是ssr金卡。
就在林恩以为这一次要告吹,为自己那仅剩的技术野心悼念时,斯特林突然说道。
“这个技术很不错,我挺看好的,就是你能撑起了一个多学科的团队吗?”
“能!当然能!”峰迴路转,林恩下意识的开口说道,“老板,请一定要相信我!”
斯特林摸了摸下巴,审视著林恩。
就在林恩主动放弃的话语卡在喉咙上时,斯特林突然说道:“试试看,反正时间还早。林恩,我给你预算,给你时间,但你应该知道,我的耐心不会太多。”
“1年!”斯特林竖起手指,“我要求1年后的今天,必须有一个可以进行测试的虚擬货幣。”
“虚擬货幣?”林恩下意识的询问。
“是的,虚擬货幣。”斯特林点头解释自己的要求,“之前你说为日后水军的兼职做一套工作衡量系统,那实在是太无趣了,即便水军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后,也不会有人会大价钱为这种系统买单,可是如果是一套交易系统,一套足以顛覆整个世界金融的系统,那將会有无数人趋之若鶩。”
斯特林看著林恩满脸疑惑,主动询问:“不懂?”
林恩点点头,他確实没太明白。
斯特林嘆了口气,再一次为自己之前居然觉得林恩是“中本聪”而道歉,“我的要求很简单,时间戳、工作量证明、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帐,整个系统由这三者构成就可以了。”
“那么,这套系统要用在哪方面呢?工作量產出在哪里?”
斯特林轻声说道:“这就是我要负责的事情了,你只要把我所说的,全部用技术实现,就可以了,能做到吗?”
林恩抿著嘴点点头,只要让自己未来不要一直做水军头子,他什么都愿意。
“很好。”斯特林起身,“我看好你,加油吧,相信我,你正在创造歷史。”
林恩迷迷糊糊的离开了办公室,回去思索要如何构建团队,如何在最短时间內產出成果。
斯特林则翻开自己贴身的笔记本,上面布满了日常记录,包括当时这fbi翻看博南诺家族资料的记载。
摩挲著笔记本的封面,斯特林在新的一页写下区块链,隨后开始列举潜在的支持者。
他可不认为只凭自己,就能將这件事情做成,想要达成目標,成为“影子美联储”,斯特林必须拉人上车。
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便是熟悉的唐尼·杜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