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剑大会后的第七日,金陵城依然沉浸在比武的余韵中。温霁月在卫府书斋内整理着各派送来的武功心得,这些是试剑大会后各派主动呈上的谢礼——感谢温叙白在比试中对他们弟子的指点。
"青城派的松风剑法,崆峒派的七伤拳诀,少林的罗汉拳谱。。。"温霁月将一本本秘籍仔细归类,指尖在书页上轻轻摩挲,"这些门派倒是大方,连镇派武学都愿意分享。"
温叙白正在擦拭银川刀,闻言抬头,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温霁月纤长的手指:"他们不过是见我在比试中点出了他们武功的破绽,想要示好罢了。"
"你能一眼看穿各派武功的精要,这份眼力确实难得。"温霁月浅浅一笑,抬眼时正对上温叙白的视线。不知为何,她总觉得最近叙白看她的眼神与往日有些不同,那目光中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专注。
"这都要归功于小姨这些年的教导。"温叙白放下手中的刀,走到书案前。她站得有些近,温霁月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气,混着一丝练功后的汗意。"若不是你让我研读各派武学典籍,我也无法融会贯通。"
温霁月微微侧身,避开那过分亲近的距离:"但我注意到,你最近对这些武功秘籍格外着迷。有时彻夜研读,连晨练都耽误了。"
温叙白注视着温霁月耳后那一缕散落的发丝,轻声道:"我只是觉得,若能集各家之长,或许能创出一套前所未有的刀法。到时候。。。"她顿了顿,"或许就能更好地保护想保护的人。"
"集百家之长本是好事,但。。。"温霁月欲言又止,转身时衣袖不经意拂过温叙白的手背,"武学之道,贵在专精。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那轻微的触感让温叙白心头一跳,她强自镇定道:"小姨说的是。"
这时,卫琳琅与慕容芷并肩走进书斋。慕容芷手中捧着一卷古籍,神色凝重。
"温姑娘,我在整理先祖留下的医书时,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记载。"她将古籍摊开在案几上,"关于各派武功相生相克之理。"
温霁月俯身细看,眼中闪过讶异:"这是。。。前朝武学大家欧阳明的《武经总要》?"
"正是。"慕容芷点头,"书中提到,各派武功虽各有千秋,但若强行融合,极易导致内力相冲。轻则武功尽失,重则走火入魔。"
卫琳琅担忧地看向温叙白:"温少侠近日似乎在尝试融合各派武功?"她说话时,不自觉地往慕容芷身边靠了靠,两人的衣袖轻轻相触。
温叙白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莫名泛起一丝涟漪:"只是略作参考,完善我的刀法而已。"
待二人离去后,温霁月轻叹一声:"叙白,你最近可曾觉得内力运转有异?"
"确实。。。"温叙白沉吟道,"有时运功至关键处,会觉得真气滞涩,但很快又能通畅。"她望着温霁月蹙起的眉头,忍不住想伸手为她抚平。
"这就是内力相冲的先兆。"温霁月神色严肃,"各派武功的心法各有其独特运功路线,强行融合,就如同让江河改道,迟早要出问题。"
温叙白沉默片刻,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温霁月轻抿的唇上:"可是小姨,你不觉得现在的武林太过固步自封了吗?各派守着祖传的武功,不敢越雷池半步。若是能打破门户之见,武学岂不能更上一层楼?"
"创新固然重要,但也要循序渐进。"温霁月凝视着她,忽然伸手替她理了理微乱的衣领,"我担心你太过急进,反而误入歧途。"
这个突如其来的亲近举动让温叙白浑身一僵,只觉得被触碰的地方像是着了火。她强压下心头的悸动,低声道:"我明白了。"
当晚,温叙白在院中练功时,果然感觉到内力运转不畅。她试图将少林的刚猛内力与武当的柔和心法相融合,却发现两股真气在经脉中互相冲撞。
"不对。。。"她收功调息,额间渗出细汗,"一定有什么关窍我没有参透。"
就在这时,她忽然想起日前在书斋中看到的一本《血影秘录》。那是点苍派送来的一套邪门武功,当时温霁月特意叮嘱她不可修炼。
"若是参考其中的运功法门。。。"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难以抑制。她知道这样会让温霁月失望,但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在说:只要变得更强,就能永远守护在她身边。
次日清晨,温霁月注意到温叙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
"昨夜又熬夜研读武功了?"她伸手想碰触温叙白的脸颊,却在半途收了回来。
温叙白捕捉到她这个细微的动作,心中既失落又庆幸:"只是有些武学难题尚未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