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道歉。
是因为不值得?
还是因为……不需要?
卜有羲怔怔地看着那扇重新关上的门,心里空落落的,又像是被什么东西悄然填满。
除了信息素疏导,卜有羲开始尝试用另一种方式“靠近”黎君。
她不再仅仅满足于在训练中心当个旁观者。
她开始更加认真地分析新兵们的训练数据,结合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提出一些具体而微的改进建议。
这些建议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精准地指出了某些战术配合中的盲点,或者针对个别士兵的特点给出了个性化的训练方向。
起初,训练中心的教官们对她的“指手画脚”还有些不以为然,但几次实践下来,发现效果显著,态度便逐渐从敷衍变成了信服。
一次,卜有羲在分析林皓所在小队的模拟战数据时,发现他们在快速突进后的阵型转换中存在一个习惯性的衔接漏洞。
她将这个发现记录下来,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交给训练教官,而是……鬼使神差地,用内部通讯系统,发给了黎君。
她没有附加任何说明,只是单纯的数据分析和风险提示。
几分钟后,黎君回复了。同样简洁,只有一个字:
“嗯。”
卜有羲看着那个冰冷的字符,心里却莫名地松了一口气,甚至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暖意。
仿佛这是一种无声的交流,一个只有她们两人能懂的、关于“职责”和“价值”的确认。
她开始留意黎君在后勤部的工作。她知道黎君负责审核的那些数据报告,看似琐碎,却可能隐藏着关于“深渊”动向的蛛丝马迹。
她利用自己“顾问”身份的便利,有意无意地收集一些边缘星域的异常报告、物资流动的非常规记录,然后……再次“匿名”发送给黎君。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或许,只是想向黎君证明,她并非全然无用。或许,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参与到黎君正在进行的、那场无声的战斗中去。
黎君从未对这些“匿名”信息做出过直接回应。但卜有羲能感觉到,她们之间那种诡异的“链接”,似乎因此变得更加……“活跃”了一些。
并非信息素层面的,而是一种更微妙的、精神层面的同频。
有时,当卜有羲在深夜对着星空发呆,思索着某条情报的可能含义时,会隐约感觉到隔壁房间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精神波动,仿佛黎君也在进行着同样的思考。
这种无形的默契,让她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宁。
这天,军部高层组织了一场关于近期“深渊”组织活动趋势的内部吹风会。卜有羲和黎君作为“特殊情况”人员,也被要求列席。
会议由霍恩中将主持,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正在展示一些模糊的星图和分析数据。大部分内容都是老生常谈,卜有羲听得有些心不在焉。
直到情报官提到,在毗邻科索斯星云的一个偏远星域,监测到了几次微弱的、与“神蚀”项目辐射特征相似的能量波动,但无法确认是残余影响还是新的活动迹象。
卜有羲的精神瞬间集中起来。她下意识地看向坐在斜前方的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