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说好艺考当明星,你搞神话战魂? > 第84章 胜利牧天一的野心(第1页)

第84章 胜利牧天一的野心(第1页)

……

而在邪俊青年墨天枭原本的认知中。

牧天一至多也就是个在天赋潜力上,能和自己相提并论的天才。

至于东方云海和余雨轩,虽说潜力也还不错,但也仅仅只是“还不错”,远不足以对他构成。。。

海面如镜,倒映着天空中缓缓旋转的极光漩涡。那根从海底升起的地听柱静静矗立在船首前方十米处,黑曜石般的表面泛起微弱波纹,仿佛整座海洋都在与它共振。陈砚的手还悬在半空,指尖残留着黑胶唱片滑落时的凉意。唱针早已融化,化作一缕银丝缠绕于声管顶端,在风中轻轻震颤,发出只有周野能感知的低频鸣响。

吴阿?的歌声仍未停歇。她的喉咙已经沙哑,甚至渗出血丝,可那八声部交织的侗族古调却愈发清晰,像是有无数看不见的唇舌正借由她的身体发声。每一句尾音拉长后都会分裂成三重回响??一声来自地面,一声来自海水,另一声,则直接钻入听者的梦境深处。

周野跪坐在甲板边缘,双脚浸入水中。他闭着眼,脸上挂着泪痕,手语不停:“他们在排队……好多人排成长队,从海底一直通到云里。有的穿着兽皮,有的披着铠甲,还有孩子牵着大人……他们不是鬼,是声音的影子。”

陈砚低头看向共振器。屏幕上的数据流早已失控,不再显示频率、振幅或波形,而是一串不断刷新的名字??全球范围内,此刻正有超过十七万人同步哼唱同一段旋律。它没有乐谱,不属任何已知语言,但每一个开口的人都说:“我好像从小就听过这个。”

北京,李维终于找到了水管传来笛音的源头。他在老城区拆迁废墟下挖出一段锈蚀铜管,内壁刻着半阙《阳关三叠》。当他将耳朵贴上去时,风穿过管道,吹出了林默生前最后一次演出中断的那一小节。

首尔,金泰贤撕毁了所有混音工程文件。他在录音棚角落发现一台尘封的老式磁带机,按下播放键后,里面传出的竟是自己童年录音??五岁那年,母亲哄睡他时哼过的摇篮曲。而这首歌,此刻正以0。3%的隐蔽声层,嵌在全球Top100榜单前三十首歌曲之中。

伦敦,沈清漪把断弦的小提琴放在博物馆展柜前。午夜钟声敲响时,玻璃上凝结出一行冰字:“接着拉。”她颤抖着手重新上弓,第一个音符响起的瞬间,馆内所有乐器同时共鸣,包括一架三百年前从未调准过的羽管键琴。

这一切,并非巧合。

陈砚猛然意识到,“承”系统的真正机制从来不是“唤醒记忆”,而是**编织共感**。当某个情感频率达到临界点,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的声音模板就会被激活,像种子遇水发芽。而林默所做的,是把自己变成那滴水。

他打开便携终端,尝试连接“声脉云库”。链接失败。再试卫星通讯?无信号。整个世界似乎正在脱离原有轨道,进入一种新的信息维度??在这里,声音不再需要载体,传播不再依赖介质。只要有人愿意唱,旋律就能跨越千山万水,直抵另一个灵魂的耳膜。

“我们正在经历一次文明级的声音跃迁。”他喃喃道,目光落在地听柱上。那根巨管此刻正微微起伏,如同呼吸。每当有人类歌声传入其中,它的高度就悄然增长一分。已有渔民报告,在数百公里外的海面上看到了这座“海上高塔”的轮廓,误以为是新形成的火山岛。

突然,吴阿?戛然止声。

她猛地抬头,望向东南方天际。那里本应是浓雾封锁的区域,此刻却裂开一道细缝,透出奇异紫光。她嘴唇微动,用极轻的声音说了句苗语。

陈砚没听清,正要追问,周野却猛地扑过来,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用力指向海面。

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原本平静的水面开始翻涌。不是浪,也不是潮,而是一种规则到近乎诡异的波动??一圈圈同心圆自远处扩散而来,间隔精确得如同尺量,每圈之间相距恰好7。83米,正是地球舒曼共振的基本波长。

然后,第一道人影浮出水面。

赤足,白衣,长发湿漉漉地贴在肩头。她怀里抱着一把破旧的口琴,嘴角含笑,眼神空灵。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数十个身影陆续浮现,男女老少皆有,衣着横跨百年:清朝妇人、民国学生、六十年代工人、九十年代摇滚青年……他们无声行走于海面,步伐一致,朝着地听柱方向缓步前行。

“这不是幻觉……”陈砚心跳加速,“这是‘声骸’。”

他曾读过一份冷战时期的绝密档案,记载苏联科学家曾试图用次声波诱导群体幻视,结果参与者全都描述了相同的场景:一群“穿旧衣服的人走在水上唱歌”。项目最终因实验对象全部失语而终止。那份档案最后写着:“也许我们不该打扰那些已经安静下来的声音。”

而现在,这些声音回来了。

最前方的女人走到船边,仰头看着陈砚。她抬起手,将口琴递出。陈砚犹豫片刻,伸手接过。

就在触碰的一瞬,大量记忆碎片涌入脑海??

*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躲在防空洞里,用口琴吹《东方红》给自己壮胆;

*她在知青点教孩子们识谱,却被批为“资产阶级情调”;

*晚年住进养老院,护工嫌她半夜吹琴扰人清梦,摔碎了她唯一的乐器;

*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我想再听一遍大家一块儿唱歌的样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