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次,结尾多了一句:
>“归来吧,迷途的星。”
>“我在这里,灯还亮着。”
歌声传出去很远。
遥远星体再次回应。
树叶飞船调整姿态,展开类似翅膀的结构,开始减速。
它准备降落。
而在地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一块沉寂了六万年的陨石核心突然发出脉冲,频率与周小满血液中的蓝色物质完全共振。探测器拍下最后一帧图像:海底沙地上,缓缓浮现出一行巨大的刻痕,如同神迹:
>**“欢迎回家。”**
林晚回到现实世界时,已是黎明。
她站在人工岛边缘,海风吹乱了白发。联络站的灯光渐次熄灭,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她掏出竹笛,再次凑近唇边。
这一次,她吹出了第一个音符。
短促,生涩,却坚定。
风接过它,送往四方。
不久之后,世界各地陆续传来回应:有口琴,有鼓点,有婴儿啼哭般的吟唱,有机器合成的电子音,甚至还有一棵心忆木幼苗震动叶片发出的嗡鸣。
它们不成曲调,彼此错位。
但都在努力靠近。
就像最初的宇宙,粒子碰撞,星光初燃。
就像五亿年前,第一个细胞学会分裂。
就像今天,人类终于懂得??
不必完美,不必统一,不必神明指引。
只要有人愿意开口,有人愿意倾听,
歌,就能继续唱下去。
周小满的名字终将彻底消散在时间里。
可每当夜晚降临,若你静心聆听,
或许能在风中,在雨里,在陌生人擦肩而过的刹那目光中,
捕捉到一丝极淡的笛声。
那是他在说:
**“别怕。”**
**“我在。”**
**“我们一起。”**
共生纪元,仍在继续。
没有终点,只有前行。
就像那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在宇宙的耳畔,轻轻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