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隐语物品”通过快递、赠礼、二手交易流通,极难追查源头。察言司一度查获一批“问题月饼”,内馅夹带微型纸条,破译后竟是某地养老金挪用明细。愤怒之下下令全面检查食品,结果导致中秋市场瘫痪,民怨沸腾。最终只得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北方战事吃紧。
边境冲突频发,朝廷征兵令接连下达。可征召令刚贴出,次日就被涂改成:
>“你们要去守的国土,正是他们抢走百姓的土地。”
更有阵亡士兵家属公开控诉:儿子死于无谓巡逻,军方却谎称“抗击外敌英勇牺牲”,借此骗取抚恤金与荣誉勋章销售分成。此事经“回声”曝光后,多个军营出现逃兵潮。高层震怒,追查泄密渠道,却始终无法解释??录音来自一位随军牧师的私人祷告日记,而这位牧师早已失踪。
就在政权摇摆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响起。
林婉儿越狱了。
确切地说,是她在押送途中“死亡”,尸体被送往殡仪馆时,被接应者调包救出。全过程策划周密:狱中医护人员伪造尸检报告,外部安排假车祸制造死亡现场,连火化证明都被提前篡改。当察言司收到消息时,她已在地下网络护送下抵达西北,藏身于那座废弃邮局的地下室。
她的归来,如同惊雷劈开阴云。
通过秘密广播波段,她连续七晚朗读《新断章录》残篇。声音苍老却不屈,像锈刀刮过铁板,一字一句扎进听者心底。她讲展昭如何在牢中用唾液研墨写字,讲自己如何在审讯室默背百篇禁文,讲那些被捕同伴临刑前最后的低语:
>“告诉外面的人,我们没认罪。”
这系列广播被称为“夜灯之声”,每晚准时响起,频率不断变换。正言卫动用卫星定位、信号追踪、无人机干扰,却总慢一步。有时刚锁定位置,对方已转移;有时成功切断信号,下一秒却从另一城市传出相同内容,仿佛有无数个林婉儿同时发声。
民间传言四起:有人说她是鬼魂归来;有人说她活成了传说本身;更有孩童编成童谣传唱:
>“铁笼关不住,火烧不留痕。
>她不说自己苦,只问天下疼不疼?”
而真正动摇统治根基的,是一份名为《遗言档案》的合集发布。
这是由“回声”系统自动整合的三百七十二段临终录音,来自农民、工人、教师、医生、囚犯……他们在生命最后一刻,对着手机、录音笔、甚至对空气说出最深的不甘:
>“我没偷没抢,为啥穷了一辈子?”
>“我教了三十年书,最后换来一句‘思想偏差’?”
>“他们说我疯了,因为我坚持说真话。”
这份档案被刻录成黑胶唱片,在地下书店限量发售。封面是一盏油灯,标题仅两字:
>**“我还。”**
购买者需以旧物交换??一本被没收的日记、一张强拆照片、一段删节新闻视频。这些物品随后被数字化保存,进入“记忆库”永久存档。
监国皇子得知后暴怒,下令彻查。可当技术人员试图分析唱片音轨时,意外发现其声波图案竟拼出一幅地图??指向皇宫地库深处一间密室,那里存放着先帝晚年亲笔写的忏悔录,从未公开。
权力的核心开始裂变。
几名老臣私下聚会,谈及现状,无不唏嘘。“当年展昭一人著书,尚可囚之杀之。”一位白发尚书叹息,“如今千人执笔,万人传声,我们锁得住嘴,锁不住心。”
更严峻的是,军队内部出现分裂。年轻士官私下组建“听灯会”,轮值之夜集体收听“夜灯之声”;边防哨所墙上,有人用炭笔写下“我说话了”五个大字,巡查长官见后沉默良久,最终命人保留。
七月十五,中元节。
按照传统,百姓放河灯祭祖。今年却不同。万千灯火顺流而下,每一盏灯底都粘着小小纸条,写着名字、冤情、遗愿。有些是死者亲属所写,更多是陌生人代笔:
>“李阿婆,您的事有人记得。”
>“张老师,学校墙上的标语我们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