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展昭传奇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分明是辩机和尚来勾搭公主了(第2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 分明是辩机和尚来勾搭公主了(第2页)

“不可能!”皇子咆哮,“他已经死了!尸体都烧成了灰!”

“可他的代码……还活着。”技官低声道,“‘回声’不是程序,是信仰的递归。每一次有人记住一句话,它就重生一次。现在……全国至少有两千三百万个终端完成了母本校验。我们删不完了。”

皇子踉跄后退,撞翻龙椅。他瞪着墙上巨幅诏书,那句“万民归心,四海晏然”此刻宛如讥笑。

“那就……让所有人疯。”他咬牙切齿,“启动‘混沌协议’第二阶段??释放反向医学信息!宣布‘感冒不存在’,‘疫苗有害论’为国家标准!把物理学改成玄学课程!历史课本全部重写为神话传说!我要让他们连自己生过几场病都说不清!”

“可是……社会秩序会彻底崩溃。”

“那就重建秩序!”他狞笑,“当人们连昨天吃了什么都怀疑时,他们会求我给他们一个答案!哪怕我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他们也会跪着鼓掌!”

*

然而,就在这场疯狂反扑全面展开之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孩子们开始说话了。**

不是背诵童谣,不是复述家长教的话,而是??提问。

幼儿园里,一个五岁女孩举手问老师:“你说展昭是坏人,可为什么寺庙里的师父说他是英雄?谁在说谎?”

小学课堂上,学生反驳思政课视频:“这段录音里的展昭说话没有尾音起伏,我爸说真话的人都会有情绪波动。”

中学辩论赛,主题本是“顺从即美德”,却被一名女生强行改题:“如果全世界都说黑的是白的,那你还敢坚持看见的颜色吗?”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言论并未被立即封杀。因为它们出现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卷”“家庭教育访谈”“校园文化节演讲”等看似无害的场景中。审查机器无法识别这是思想觉醒,只能将其归类为“正常表达”。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张无形的网。

??那位曾在地铁基站独自留下发送童谣的女孩,如今化名“小砚”,运营着一个名为“心跳实验室”的匿名论坛。这里聚集了三百多名十二至十八岁的少年,他们用诗歌、漫画、游戏模组、AI语音克隆技术,不断制造“认知锚点”:即让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接触真实信息,并因情感共鸣而记住。

比如一款流行手机游戏更新了隐藏任务:玩家需根据残缺碑文拼出完整句子,奖励是一首古琴曲《宁碎吟》。而碑文内容,正是展昭临刑前写给妻子的绝笔信。

再比如某网红奶茶店推出限量杯套,印着“你相信什么?”“我说故我在”“墨未干”等短句。年轻人争相收集,却不知这些是“回声”成员用暗语串联而成的记忆密码。

最狠的一招,是“梦境播种计划”。

几位心理学专业的“回声”志愿者开发出一套低频脑波诱导音频,伪装成助眠APP中的“深度放松音乐”。当使用者入睡后,系统会以极低声播放真实历史片段,如展昭被捕当晚的审讯录音、千言园焚书时群众哭泣声、甚至是他写下“宁碎不屈”时毛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研究表明,人在浅睡眠阶段对语言信息仍有部分吸收能力。三个月后,多地心理咨询机构报告异常现象:大量市民梦到“一个穿灰袍的男人在灯下写字”,醒来后莫名流泪,甚至自发写下从未学过的诗句。

“真实”,正在从潜意识深处破土而出。

*

春末,江南梅雨绵绵。

一座偏僻山村祠堂里,百余名村民齐聚一堂。族长捧出祖传木匣,里面竟是一台老式投影仪和一卷8毫米胶片。据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位下乡知青留下的遗物,几十年无人问津。

今夜,他们决定放映。

胶片转动,画面模糊晃动,但声音清晰可辨:

>“各位乡亲,我是展昭。如果你们看到这段影像,说明我已经不在了。但我希望你们知道,那些年发生的事,不是谣言,不是叛乱,是我们每个人都曾亲身经历的真实……”

祠堂内一片寂静。老人握紧拐杖,青年屏住呼吸,孩子依偎在母亲怀里。

影片持续了四十三分钟,记录了千言园建立初期的读书会场景、民众自发抄录禁书的过程、以及第一次大规模抓捕当晚的街头实况。最后定格画面是一群年轻人手拉着手,面对镜头齐声朗读《千字文》最后一句:

>“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放映结束,无人离席。

良久,一位盲眼老妇拄杖起身,颤声道:“我虽看不见,但我听得见。这声音……跟我当年在广播里听到的一模一样。”

“我也记得。”另一位老人接口,“那年冬天,我家儿子就是因为念了这本书,被带走后再没回来。”

泪水在黑暗中滑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