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篡改锚点。”
小守低声说,“如果连最真实的情感都被污染,那人类还能相信什么?”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没有来电,也没有短信,只有一段音频自动下载完成,文件名是:“致小守??请在无人处播放”
。
他戴上耳机。
里面是一个孩子的声音,稚嫩、颤抖,带着哭腔:
>“爸爸……你为什么要走?你说好要陪我看完《银河战士》大结局的……妈妈说你不爱我们了,可我知道你不是……我只是想再听一次你讲故事的声音……哪怕一分钟也好……”
小守浑身一震。
这不是录音,也不是AI合成。
这是典型的“逆向倾诉”
功能触发案例??系统检测到他长期压抑的情感空白,主动推送了一条“等着被听见”
的信息。
但问题在于……他没有孩子。
他立刻联系后台,要求溯源这条信息的生成路径。
结果令人震惊:它并非来自某个真实用户的数据池,而是由共感网核心层自动生成,源头指向北极圈内一个临时激活的匿名节点。
“悠真?”
他喃喃道。
千夏分析后得出结论:“这可能是系统基于海量亲子离别类记忆建模后产生的‘典型情感样本’,但它被精准地投放给了你,说明背后有人在引导。”
“不。”
小守摇头,“这不是模型,是试探。
他在测试我是否还能分辨真假。”
他知道悠真不会伤害任何人。
但如果“暗语者”
已经侵入春天OS底层协议,甚至伪装成悠真的信号进行情感诱导,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当晚,小守独自回到纪念馆地下机房。
他重新插入那枚发光的U盘,终端再次亮起,但这次弹出的不再是手写信,而是一串动态坐标和倒计时:
>坐标:北纬78°21′,东经15°39′(斯瓦尔巴群岛)
>倒计时:71:59:43
>提示:真正的对话,需要面对面。
“你要我去那里?”
小守对着屏幕说话,仿佛悠真能听见,“你知道那里是什么地方吗?那是全球种子库所在地,也是冷战时期苏联遗留雷达站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暗语者’的主控节点很可能就在附近。”
屏幕闪烁片刻,浮现新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