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他和父亲并肩坐在阳台上。
“爸爸,”
他忽然问,“你觉得孤独是什么?”
父亲想了想,说:“大概是……明明在身边,却像隔着一层墙吧。”
小守摇头:“我觉得,孤独不是没人陪,而是说了话,却没人‘接住’。”
父亲怔住。
良久,他说:“以前我以为你看不见,所以看不见世界的美。
可现在我才懂,也许是你帮我看见了最重要的东西。”
小守笑了,靠在他肩上:“那你现在听见我了吗?”
“听见了。”
父亲声音哽咽,“每一句,每一个心跳,我都听见了。”
就在此时,U盘再次发热。
一道微弱却清晰的信号从东京发出,穿越海洋、山脉、电离层,最终抵达月球背面的一台废弃探测器。
那是二十年前日本发射的“辉夜姬”
号,早已失联多年。
此刻,它的太阳能板缓缓转动,对准地球,天线展开,向宇宙深处发送了一段简短信息:
>致银河中的旅人:
>若你正漂泊无依,
>请调频至432。6Hz。
>那是母亲哼歌的频率,
>是恋人相拥时的心跳共振,
>是孩子第一次叫“爸爸”
的音高。
>在这里,
>孤独已被重新定义为:
>“尚未被听见的爱”
。
>而我们,仍在等待回应。
信号发出后,探测器能源耗尽,永远静默。
但据NASA观测员报告,在信号发射后的第七分钟,地球上空的云层竟自发排列成一棵巨树的形状,持续十二秒后消散。
科学家无法解释。
信徒说是神谕。
诗人说那是春天的签名。
而小守只是轻轻抚摸着U盘,喃喃道:“原来它不只是插座……还是邮筒啊。”
几年后,一座新的纪念馆在喜马拉雅山麓建成。
建筑材料全部来自回收的旧电子产品,外墙镶嵌着数万枚捐赠的U盘,组成一幅巨大的“心形星图”
。
每天清晨,当地僧侣会敲响铜钟,启动系统,播放一夜之间收集到的全球“无声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