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约定
冯循道听著刘台所说,也很是动容。
这时候,军头们讲的都是以力服人,不服就杀,杀到你服。
如今刘台竟然说以真心相待,以德服人,属实少见。
且以冯氏在岭南几百年经歷来看,以武力镇压不过得一时安寧。
若想峒俚真心归附,也只能如刘台所说,一视同仁,方有可能成功。兼且需时良久,非一日之功也。
都府能有此决心,冯氏与之合作,倒是不成问题。
“参军此言,足见对岭南亦多有钻研,深知与其畏威,不如使其怀德。”冯循道颇有感慨地言道。
“家主所言甚是。我与家兄在封州亦是如此施为,如今相处甚好。此前更是有峒人派子弟前往广州入学。”
“哦?都府还为峒人办了学堂?”冯循道有些惊讶问道。
“不错,且无需交费,首期约有二十人左右。”
“小郎君与令兄当真令冯某刮目相看也。”冯循道真诚道。
看来刘隱二人事先已在封州试过,难怪会有此独到见解。
“家主过誉了。那不知家主可想好了?”刘台问道。
冯循道就要开口答应了,但脑中残留的警惕让他又问出了一个问题。
“除此之外,都府可还有其他要求?”冯循道下意识问道。
刘台所说条件实在是对他冯氏太过宽鬆,祖上的打压经歷,让他对此反而有点不习惯。
“算不上要求,只是些需要家主与峒俚配合之具体事务。”刘台说道。
“参军请试言之。”
“一者,是劝说诸峒人俚人下山,编户齐民,从事耕织,都府为之提供土地稻种,三年內无需缴纳赋税。”
“二者,诸峒主头人可遣送子弟入学广州,若峒主头人愿定居广州,都府亦可为之提供宅院,每月领取餉钱,保其衣食无忧。”
“这三呢,乃是希望家主可携带本家,迁往广州。”
刘台说完这一二三,冯循道才知道刘台之所以这么大方,原来是还有后续安排。
看来自己残余的警惕还是对的,这些军头,没有谁会做替他人做嫁衣之事。
有这些条件,冯循道反而更心安了,因为刘台是有所求的。
无所求,反而让人心下不踏实。
“参军所说,件件困难啊。”冯循道为难道。
“故而才需要家主大力支持。”刘台也不否认。要是容易做,还需要你冯家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