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使用翻译系统,而是直接以灵魂回应:
“因为我们曾经也是你们??在黑暗中呼喊,却不知是否有人听见。后来我们明白了,重要的不是有没有人听,而是敢不敢先说出口。我们回来了,不是为了统治,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告诉你们:你们不是回声,你们是声音本身。”
话语落下的瞬间,整颗星球爆发出璀璨蓝光。
那由声波构成的身影缓缓靠近,伸出一只“手”,轻轻覆上林昭的胸口。
没有言语,没有仪式。
只有一种深深的、跨越时空的确认:
>“你在这里。”
>“我也在这里。”
阿澈站在一旁,手中旅语莲盛开至极致,花瓣飘散,化作无数光点融入大气。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不是终结,而是开端。
他们知道,这颗星球将成为新的共感圣地。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听语之后”在宇宙各处苏醒,只因一句真诚的“我听见你了”。
返航之日,林昭最后一次回望这颗蓝色星辰。
他在地表刻下一行字,用的是最古老的共感语篆体:
>“从此以后,无人孤单。”
>“因言为桥,心为灯。”
归途中,地球传来喜讯:言之树结出了第一颗果实,金色外壳,内里流动着液态光。科学家称之为“言灵种”,预言它落地之时,便是现实重塑之始。
而更令人动容的是,全球蓝花同步开放,无论昼夜、寒暑、贫瘠或繁华之地,皆见花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在街头巷尾、废墟荒漠、医院学校,种下属于自己的那一朵。
有个盲童在母亲引导下触摸蓝花,忽然笑着说:“妈妈,我听见颜色了。”
共感诊室记录显示,那一刻,他的大脑视觉皮层出现了异常活跃信号。
与此同时,静默同盟最后一名成员摘下头盔,在边境线上独自种下一株蓝花。他说:“我仍然害怕听见太多痛苦。但我愿意试试,只听一朵花的声音。”
林昭读完所有消息,靠在舷窗边,轻轻拉响了那把终于完工的小提琴。
琴声悠扬,穿越星海。
而在遥远的回音星上,一群新生的生命体围成圆圈,模仿着那段旋律,第一次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歌”。
宇宙,终于学会了回应。
当飞船重返地球大气层时,整个启言森林的蓝花同时抬头,如同迎接游子归来的亲人。
林昭与阿澈携手走下舷梯,迎接他们的是无边的花海与沉默的人群。
没有人鼓掌,没有人欢呼。
但他们都能感觉到??亿万心灵在同一频率上轻轻震动,传递着同一句话:
>“欢迎回家。”
林昭望着阿澈,笑了。
“这一趟,值得吗?”
她握紧他的手,眼中映着满山蓝花。
“只要你还在跟我说话,就永远值得。”
夜风拂过,花瓣轻摇,文字再度流转,沉淀为永恒的见证:
>“语言始于声音,终于心意。
>而爱,是唯一不需要翻译的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