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热芭在剧中饰演还是原来那个角色。
白浅的侄女、青丘小帝姬白凤九。
只不过相比于原先的版本,这一版的热芭戏份多了不少。
有点像《仙剑三》里面龙葵和紫萱的配置,有着自己的完整故事线。。。。
海风卷着咸腥味扑在脸上,六个人站在剧院门口,像六根钉入地面的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晨光斜切过斑驳的墙皮,照在那张崭新的海报上??《老实人》三个字是用红漆手写的,笔锋凌厉,仿佛每一划都带着血痕。
直播信号已经接通,潘亨的手机支架插在沙地里,镜头微微晃动。弹幕开始爬上来:
>“这是什么?新综艺?”
>“张鸿?!他不是刚发了那首《老实人》吗?怎么又搞节目?”
>“杨容被公司封杀了还在拍东西?疯了吧。”
“各位。”潘亨清了清嗓子,声音有点抖,但很稳,“今天我们不录段子,也不玩推理游戏。我们要讲一个故事??一个本该三年前就被人听见的故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身后众人。
“主角叫陈志远,是个编剧。他写了一部剧本,叫《浮生》。后来这部剧火了,拿了奖,主演拿了影帝,导演上了杂志封面。可没人知道,真正的作者,在剧集开播前三个月,跳楼死了。”
弹幕瞬间静了一秒,随即爆炸:
>“卧槽?真的假的?”
>“我看过《浮生》,豆瓣9。1,说是周文远巅峰之作啊!”
>“细思极恐……这不会又是炒作吧?”
杨容接过话筒,声音不高,却像刀片划过玻璃:“我们手上有一段录音。录制时间是陈志远死前第四天,地点在一家咖啡馆包厢。对话双方,一个是陈志远,另一个,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剧作家周文远。”
她按下播放键。
音响里传出低沉而疲惫的男声:“……你说过会联合署名,可现在定稿名单上只有你一个人。宣传通稿也全是你接受采访,说我只是‘协助润色’?”
接着是另一个熟悉的声音??曾在无数访谈中侃侃而谈的周文远:“小陈啊,行业规矩你不懂吗?没有名气的人,作品再好也没人看。我把你的故事捧红,已经是给你最大的回报了。”
“那你为什么要删掉我的手稿?为什么收走我的电脑?”
“资源有限,总得集中在一个名字下。”
短暂沉默后,周文远轻笑一声:“别闹了,拿二十万走吧。够你在老家买套房了。”
录音结束,全场寂静。
鬼鬼低声说:“这段音频我们请了三家机构做声纹比对,一致确认为周文远本人。银行流水也找到了,一笔来自某影视公司、备注为‘版权补偿金’的二十万元转账,收款账户正是陈志远母亲名下??而他在遗书中写道:‘妈,我对不起你,我没守住你省吃俭用供我读书的期望。’”
弹幕早已失控:
>“操!!!!”
>“所以真有人因为二十万就被抹去一生心血?!”
>“我现在正在重看《浮生》,每一句台词都像在讽刺观众!”
何?走到镜头前,缓缓摘下墨镜:“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圈内常态。潜规则嘛,忍一忍就过去了。可问题是,当这种‘常态’成了法律之外的法则,当抄袭者站着领奖,原创者躺在坟墓里,这个行业的良心,是不是早就烂透了?”
李维加接过话头:“更可怕的是,这不是孤例。在过去五年里,我们整理出至少十七起高度相似的剽窃案,涉及电影、网剧、小说改编。其中有三位原作者在维权过程中遭遇网络暴力、精神崩溃甚至自杀未遂。而施害者呢?有的升任协会主席,有的开了编剧培训班招摇撞骗,还有的,正准备申报国家文艺奖项。”
他打开投影仪,一张张照片投在剧院外墙上:
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蜷缩在出租屋角落,墙上贴满剧本草稿;
一位中年女人举着横幅站在影视公司门口,上面写着“还我丈夫名誉”;
还有一个空荡的灵堂,挽联上写着“痛失良才,魂归笔端”。
“他们不该被遗忘。”李维加强声道,“所以我们决定,把《老实人》做成系列纪录片式真人秀。每期聚焦一起被掩盖的创作侵权案,由我们六人组成调查团,实地走访、取证、还原真相,并在节目结尾公开所有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