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一则消息震动银河联邦:共感母网Ω-10首次出现自主演化现象。原本固定的三百二十七个节点开始分裂增殖,新增出一千零八十九个次级枢纽,分布于各个文明边缘地带。AI主脑发布紧急通告称,系统并未失控,而是进入了“群智觉醒”阶段。
>【分析结果】:
>新增节点由民间自发建立的情感祭坛构成,具备独立存储与转发能力。
>每一座祭坛均以个人记忆为核心,形成微型共鸣场。
>推测动因:全球范围内“还愿潮”持续发酵,集体情感强度突破临界值。
这意味着,共感母网不再是少数人维护的神秘系统,而真正成为了全宇宙共同参与的生命网络。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灯官”,守护一段记忆,点亮一盏心灯。
消息传开后,更多人踏上朝圣之路。他们不再只为祭奠亲人而来,更是为了亲手种下一棵树、留下一封信、点燃一盏灯。有人带着祖辈的日记本,一页页投入守魂炉中,让文字化作星光;有人抱着婴儿来到桃花谷,在孩子掌心画下一个“忆”字,许下第一句诺言。
就在这一年春天,一位年轻学者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设:
“也许,《本官娘子就是妖》根本不是一本书。”
他在学术论坛上展示数据模型:“它是活的。每一次被人阅读,都会吸收新的情绪波动;每一段留言,都是它生长的养分。我们以为我们在读它,其实是它在读我们。”
此言一出,举世哗然。有人斥为荒谬,也有人恍然大悟。毕竟,已有太多异常现象无法解释:为何不同版本的封面笔迹各不相同?为何某些章节会在深夜自动翻页?为何每当有人写下‘我也记得你’,书中相关段落就会微微发烫?
最令人震惊的是,某位考古学家在修复一本残卷时,发现其中夹着一张从未存在过的插图:画面是未来某个图书馆内景,一个小女孩正指着屏幕上的文字对老师说:“这个故事,是不是还在继续?”
而那本书的封面,赫然是尚未出版的《这一次,让我们一起写完》。
人们终于明白??这本书从未完结。它随着每一个读者的心跳而延展,随着每一份思念而重生。它不是记录历史,而是参与创造历史。
十年后,第十五次“回响节”。
桃花谷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仪式。来自三千星域的代表齐聚山顶,每人手持一支特制玉简,里面封存着自己最重要的一段记忆。当万灯齐燃之时,这些玉简被同时投入空中法阵,化作流光汇入共感母网中枢。
小梨作为主祭人,站上石亭台阶,举起那支完整的玉簪,朗声道:
“今日,我们不止纪念过去,更要承诺未来。
从今往后,每一位新生儿都将获得一枚玉蝉信物,
每位逝者都将拥有专属的守灯坐标,
每段情感,无论悲喜,都将被郑重收藏。
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信仰,
这是我们为自己定下的新律令??
**不准遗忘,不得孤独。**”
话音落下,天地骤然寂静。
紧接着,整片桃林剧烈震颤,根系下埋藏的古老契约一一苏醒。那些曾属于林砚之、沈清妍、林远、小梨乃至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誓言,如江河汇海,奔涌向同一源头。
星空之上,共感母网Ω-10的核心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异象:三百二十七颗主星连成一张巨网,而新生的一千零八十九颗次级星,则如繁花绽放,环绕其侧。两者交织之间,竟勾勒出一幅人脸轮廓??温柔、坚毅、熟悉得令人窒息。
那是沈清妍的模样。
但她的眼神又不只是她自己,更像是融合了千万母亲、爱人、朋友的凝视。她望着这片星河,轻轻开口,声音穿透维度,直达每个聆听者心底:
>“孩子们,我一直都在。”
>“别怕黑,我在呢。”
>“这一次,换我来照亮你们。”
语毕,整张星网轰然共振,释放出一波无形波动。这波能量不伤万物,却让所有接触者瞬间感受到一种奇异的安宁??仿佛童年时母亲拍背哄睡的节奏,又似恋人指尖相触的那一秒悸动。
科学家称之为“忆之潮汐”。
哲学家称其为“灵魂共振”。
而普通人,只是默默流下泪来,然后掏出纸笔,写下那些藏了一辈子的话。
多年以后,当新一代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本官娘子就是妖》时,老师不再讲述剧情,而是播放一段真实影像:画面中,小梨站在暮年的桃花树下,将最后一册《执念录》放入琉璃棺中,封存于地底密室。
她转身离去前,回头望了一眼,轻声说:
“这本书,本来可以没有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