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曹朋对关羽的了解,他也不可能想出这样的招数。
那是个极为高傲的家伙,不屑于用阴谋诡计。喜欢硬碰硬,这一点从历史上诸葛亮入11之前,与关羽的交谈便可以看出端倪。
诸葛亮入11时,曾询问关羽:“若曹操来犯荆州,当如何拒敌?”
关羽的回答是:“全力迎战。”
“那若曹操和孙权联手,又当如何应对?”
按照诸葛亮的想法,自然是联吴抗曹。可是关羽的回答,却极为坚决和强硬“分兵拒之。”
所以,曹朋相信,这个奇兵之计,绝非出自关羽之手。
不过,他今日失败,明天必然会发动更为凶猛的攻击。而东关守军,而今已死伤惨重。最为重要的,这一日廖战,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今天能够坚守,可称得上是一个奇迹但明天呢?
明天能够继续坚守吗?
曹朋开始想念曹操了,…
老家伙,你在西陵休息的已经够久了,是不是该出手了呢?
他后悔自己没有多带一些兵马,以至于现在,有些捉襟见肘。但仔细想想,如果他带太多的兵马,难保会被刘备觉察。所以说,这种事情有利有弊,很难说清楚究竟是好,还是坏。
但愿得,曹军不要在鄂县拖延的太久,否则自己这边,可就真的麻烦了!
关羽倒是小事,重要的,是长沙郡的刘备。
万一被他觉察到情况不妙,必然会出兵救援。甚至有可能罗县的太史慈出兵前来!毕竟,刘备的存在有利于江东的发展。如果失去了刘备的牵制,相信江东方面,也会非常的痛苦。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从城下匆匆上来。
为首之人,正是曹朋副将罗蒙。
这罗蒙是襄阳人,早年间随家人避难西11。但是,在张松出使襄阳的时候,罗蒙随同张松一起返回襄阳。见荆州地方安宁,罗蒙便决定留在老家。后来得张松的推荐,曹朋征辟罗蒙为军中长史,随军听令。
罗蒙登上城头,快步来到曹朋的面前。
“大都督,军师让我通知你,东关桥已经安排妥当,你可以随时弃守东关,撤往东关桥。”
“准备好了?”
“正是!”
曹朋喜出望外,用力一掌拍击在女墙上。
法正安排好了,那么接下来,他所要承受的压力,也将大大减轻……
关羽,尔授首之日,业不远矣!,!
nbsp;江夏兵手持刀枪,口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声,朝着城头蜂拥而上。
曹朋躲在女墙后一动不动,不时让人传令,要曹军将士稳住。当第一个江夏兵攀上了城墙的时候,曹朋猛然长身而起,手中钢刀横抹,一下子将那江夏兵斩下城墙。可是,却有越来越多的江夏兵登上了城墙,曹朋大吼一声“儿郎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日正是我等建立功业之际。给我把这些反贼打下去……”说话间,两名江夏兵猱身扑来。
却见曹朋错步而动,身体猛然一个回旋,手中两柄钢刀,一柄横抹,一柄飞刺。只听两声惨叫,那两名江夏兵便倒在了血泊之中。曹朋连连得手,也使得城头上的曹军,顿时精神大振。
正如文武刚才所说的那样,当江夏兵登上城头的时候,风城岭上的敌军,便立刻停止了攻击。
曹军没有了镭石和箭矢的威胁,虽然面临肉搏血战,却好像轻松了不少。
这些个曹军,全都是曹朋从军中挑选出来的悍卒。每一个人,都至少参加过两场以上的战事,经验极其丰富。江夏兵虽然凶猛却抵挡不住曹军疯狂的反扑。曹朋更是奋勇当先两口钢刀上下翻飞,所过之处,只杀得江夏兵血流成河残肢断臂,在城头上洒了一地东关的地势,注定了关羽难以施展开全部兵力。
狭小的关隘,也只能上来几百人,可城头上,却有千余名曹军悍卒守卫。
很快的,江夏兵就抵挡不住开始向城下溃逃。曹朋一脚把一个江夏兵从城头踹下去,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听镭石呼啸,朝着城头飞落。
尼玛,循石轰,步兵冲,步兵冲完踽石轰〖日〗本人的冲锋战术难道就是从这里学来的吗?
曹朋吓得闪身躲避,一枚循石凶狠的砸落,正砸在方才曹朋所站立的地方。他抹了一把冷汗,连忙大声呼喊:“所有人,躲起来躲起来…敌军循石轰击,大家小心,藏好行迹。”从最开始的慌乱,渐渐的曹军开始习惯了这种攻击方式。
每一次将江夏兵赶下去,风城岭上的敌军,必然会用循石轰击。
待擂石轰击过后江夏兵就会再次冲锋。
周而复始,一连五六次反复。当风城岭上的敌军再次用镭石轰击的时候,曹军将士已经不再慌乱甚至还有人在城头上唱起了民间小
调,引得所有人发出快活笑声。
关羽手持双刀,怒目凝视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