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解春衫 > 第149章 忠臣还是逆臣(第1页)

第149章 忠臣还是逆臣(第1页)

戴缨根据地址找到东面第三家,门楣很高,门前两只小石狮。

院墙以青灰石砌成,很高,并未全封闭,有一截以栅栏围成,不过栅栏内种了许多绿植花草,遮挡了部分视线。

透过那些花植,可观得院中情形。

院子很大,同这巷子一样,铺的平整的石砖,没有刻意打磨过的形状。

靠院一角,有一根粗壮的大树,枝叶茂盛,有一部分延伸到院墙外,树下的竹椅上坐了一个小丫头,扎着两个包髻,看起来十岁出头,正垂着头闭眼打瞌睡。

归雁前去叩。。。。。。

春风解冻,我就回来。

戴缨站在讲堂中央,粉笔灰沾在指尖,像未融的雪。她没有回头,却知道归雁仍立在门口,目光沉沉落在她背上,如同那些年藏在书院梁间的密信,无声而炽热。教室里静得能听见窗外梅枝轻颤的声音,学生们屏息凝神,仿佛怕惊扰了某种即将破土而出的命脉。

“你们可曾想过,”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每一寸空气,“一个名字,能重过千军万马?”

台下一名少女微微抬头,正是沈清梧。她眼中燃着火,却不急着发问,只是将手按在怀中那本无字册子上,似在确认它是否还在。

“三十年前,宫中有女初生,额间一点朱砂如血,取乳名‘春衫’。”戴缨继续道,“春衫者,非衣也,乃时令之始,万物复苏之兆。她本应是嫡长,承天命,掌宗庙,却被一道密旨调换身份,母妃谢氏贬为庶人,流放途中暴毙,尸骨无存。”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而那个本该死去的女孩,被囚于寒梧轩中,以药石封其神志,以岁月磨其记忆,只等时机成熟??便顶替当今皇嗣,成为一枚活生生的傀儡。”

底下传来抽气声。有人掩口,有人颤抖,更有甚者已泪流满面。

“他们称这计划为‘解春衫’。”戴缨一字一顿,“解,不是解脱,而是拆解。把她从血肉、记忆、情感中一点点剥离,再用别人的模样重塑。可他们忘了,人心不是泥胎,可以随意捏塑;灵魂更不是死水,任你投石无波。”

她转身,在黑板上用力写下三个大字:**我在此**。

“昨夜北疆传讯,那女子已现身雪原,赤足踏冰而不觉寒,问话只两句:‘今夕何年?春衫可还在?’”戴缨回眸,唇角微扬,“她不记得自己是谁,却还记得这个名字??因为这是唯一没被夺走的东西。”

沈清梧忽然站起,声音清越如钟:“先生,若她失了记忆,如何证明她是真公主?又如何叫天下信服?”

戴缨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证据有三。”她竖起手指,“其一,冷宫地窖出土女童骸骨,颈骨断裂,显系他杀,身旁残布烙‘春’字,与当年皇室赐予谢妃的襁褓纹样一致;其二,李德全临终紧握缺角玉佩,缺口形状恰好嵌合谢家祖传半璧;其三……”她停顿片刻,压低嗓音,“她醒来第一刻,在空中划下的字,是‘春’。”

教室一片死寂。

良久,另一名学生怯怯举手:“可……皇帝怎会容她归来?他坐龙椅三十年,岂肯让位?”

“所以他烧了寒梧轩的记录。”戴缨冷笑,“焚书、灭口、贬官、封锁消息??可他忘了,真正的历史不在竹简上,而在人心深处。谢?当年留下血誓,代代弟子传承《女皇本纪》,便是要告诉后人:女人不仅能治国,更能救国。”

她走到窗边,推开木格,春风裹着腊梅香扑面而来。

“你们以为国立女子学院为何此时建成?”她反问,“不是恩典,是恐惧。朝廷怕我们识字,怕我们读史,怕我们懂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越是压制,越有人挺身而出。林素心南下转运藏书,云知冒死窃取名册,裴文渊伪造懿旨引蛇出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火种。”

沈清梧忽然从怀中取出那本无字册,高高举起:“先生所授《火种篇》,内藏暗语密码,需以特制药水显影。昨夜我试过,首页浮现一行小字:‘凡我同门,皆承春意,不解不解,终将解之。’”

戴缨怔住,随即眼底泛起潮光。

那是谢?亲笔遗训,百年秘传,从未示人。

她没想到,第一个破解的人,竟是一名农家出身的少女。

“好。”她轻声道,“很好。”

当日午后,戴缨遣归雁秘密召集七名核心弟子,包括沈清梧在内,前往城西破庙。庙已倾颓,蛛网横结,唯有一尊残破观音像尚存,手中莲花裂开一道缝,藏着一只铜盒。

打开后,是一幅泛黄地图,标注着江南十二处藏书点,以及一条隐秘路线??自姑苏听雨楼起,经太湖、运河、徽州古道,直抵西南边陲的“青鸾坞”,那里据说是谢?晚年避难之所,亦是《女皇本纪》全本最后封存之地。

“林素心正在途中接应。”归雁低语,“但她来信说,东厂已察觉风声,派出鹰犬沿水路搜捕,多名死士牺牲,手稿损失三成。”

戴缨闭目良久,再睁眼时,眸中已无悲怒,唯有决绝。

“传令下去:启动‘归燕计划’。”她道,“所有幸存手稿,不再集中保管,改为分散传递。每名学员须背诵至少一篇原文,熟记章节顺序与密语转换方式。我们要让这部书,活在人口中,而非纸上。”

归雁动容:“你是想……以身为炉,炼火不熄?”

“正是。”戴缨点头,“文字若不能唤醒人心,便只是死物。我要她们把《女政十策》刻进骨头里,把‘女子当参政’这句话喊到朝堂上去!”

当晚,戴缨独坐灯下,提笔重抄《女皇本纪》残卷。写至“武后登基诏曰:朕承天命,非因男儿身,实赖智谋与仁心”一句时,忽闻窗外轻响。

她不动声色,继续落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