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书恒也接口道:
“是啊,三位领导辛苦了半天,也该休息用餐了。
我们已经安排在县委小食堂准备了便饭,虽然比不上市里的酒楼,但食材都是本地新鲜的,几位领导正好也体验一下我们隆海的农家风味。”
“好,客随主便,那就尝尝去。”左小华笑着站起身。
一行人移步县委小食堂的包间。晚餐果然如侯书恒所说,都是隆海本地的特色菜:
清炖水库鱼、山笋炒腊肉、土鸡煲、时令野菜……虽然不如大酒店精致,但胜在原汁原味,别有一番风味。
席间,气氛轻松了不少。左小华、陈淑桦似乎都刻意不再谈严肃的工作,反而问起了隆海的风土人情和一些农业特产的情况,黄政和侯书恒一一作答。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陈淑桦状似无意地提起:“黄县长,你这次从东平调来的,都是招商方面的干将吧?看来你是下定决心,要在隆海的经济建设上,大刀阔斧地干一场了。”
黄政放下筷子,认真回答道:
(“陈市长,隆海积弊已深,光靠内部整顿和常规发展,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也无法真正惠及百姓。
招商引资,引入活水,盘活存量,创造增量,是眼下最快也最有效的破局之路。
我必须集中最精锐的力量,打好这第一仗。”)
左小华点头表示认可:
(“思路是对的。需要市里什么支持,你们尽管提。不过……”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提醒的意味,“隆海经过这次震荡,外面的投资者难免心存疑虑,招商环境可以说是跌到了谷底。
你们要有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准备。而且,经济工作搞好了,固然是大功一件,但也容易惹人眼红,招来是非。
你们新班子,尤其是黄政你,位置特殊,更要步步为营。”)
这番话,既是支持,也是告诫。黄政郑重地点头:“左书记的提醒,我记下了。我们会谨慎行事,依法依规,既要打开局面,也会注意方式方法。”
晚餐在看似和谐的氛围中结束。左小华、陈淑桦、蒋文涛三人商议当晚便悄悄返回了市里,他们也需要回去消化和部署隆海县这场风暴带来的后续影响。
送走市领导后,黄政和侯书恒回到了县委书记办公室。
关上房门,只剩下他们两人。侯书恒递给黄政一支烟,自己也点上,深吸了一口,吐出的烟雾在灯光下袅袅升起。
“黄县长,现在没外人了,关于常委班子的人选,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我们敞开聊聊。”
侯书恒说道。
经过这一系列事件,他对黄政的能力和背景有了更深的认知。
也深知这个年轻县长的心思缜密和布局能力。
因此在人事安排上,他愿意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协商空间。
黄政也没有客气,将他下午在办公室构想的那个更为大胆的人事布局,和盘托出:
(“侯书记,我是这样考虑的。隆海现在的局面,稳定是第一位的,但发展更是迫在眉睫。
我们需要一个既有凝聚力,又有战斗力的班子。”
“县委副书记这个位置,至关重要,需要一位经验丰富、沉稳可靠、能协调各方的同志。
我建议,由我东平省昌朋县的一位老同事,原石泉门乡乡长,后调省城区里担任正职的李琳同志担任。
她基层经验丰富,大局观强,是位可靠的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