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有无限的可能性,即便你至今的努力都没有好结果,也不代表那些努力都徒劳无功哦。
“譬如说,你已经拥有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一件事情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
“把这些能力用在其他事情上,说不定就会很顺利了。
“世界上有很多种人。
“有些物理治疗师是因为没考上医学系,所以转换跑道走整复的路线,治疗一些连整形外科都无法治好的病。
“也有咨商师疗愈那些精神科医师用药物也束手无策的病患。
“如果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是治疗病患,那不必拘泥医生的形式也能实现。
“但愿你不要因为无法成为医生,就绝望地要走极端,而是要看见即使不当医生也是可以救人的。
“想要完成一件事,做法不是只有一种。”
过去的我:“(稍微冷静下来)是哦。原来也有这种做法啊。”
现在的我:“有人原本是因为想救人才考医学系,但是考上之后就满足于通过考试这件事,到最后都搞不清楚自己原本想做什么了。也有那种只是找出病患身体里疾病的名称,像机器人一样开处方药的医生啊。
“我希望你再回想一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考医学系只是手段,和‘救人’这个梦想一点关系也没有哦。
“你要不要当作今天已经跳下月台,就这样结束‘没考上医学系就没价值,我完蛋了’的人生?
“然后再朝着‘救人’这个真正想走的路前进即可。
“这样想象一下,不会觉得很兴奋吗?”
过去的我:“如果‘必须考上医学系’这个从幼儿园时期就背负的重担消失,我想心脏应该会血路畅通,开始出现期待之心。”
现在的我:“既然如此,你不妨抱着这个期待,再挑战一次。
“无论结果如何,未来的自己也会一直支持你哦。”
*
接着,我和过去的自己告别,从引导冥想的状态回到现在的自己。
当肩膀变轻松的时候,我发现重考三年这件事,在我的深层意识里就像一个疙瘩一样,一直都在。
“不想活了”的限制会产生“必须活下去”的束缚。也就是说,我必须活下去。
在单纯活着之上,添加“必须活得很好”的限制。
更进一步,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产生人际关系的制约,又变成“必须让别人觉得我活得很好”。
接着,为了做到这一点,又催生“必须有价值”这个限制。让人烦恼自己到底有没有价值,如果没有的话就不想活了。
如果重考生之中,有人出现跟我一样的状况,请想一想:
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为了了解这一点,请抛下包含“死亡”在内的一切限制。
试着让自己从所有的限制之中解脱。
如此一来,宛如一潭死水的黑暗心灵就会涌进热血,再度发出光芒。
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你应该就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了。接下来,只要精心呵护这份平静的热情,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前进即可。
这就像露营时生火一样。
即便刚开始只是小小的火种,最后也会变成巨大的篝火。
如此一来,你绝对不会想“死”。
因为,我们人类就是为了体验“生”才来到这个世界。
试着让自己从所有的限制之中解脱。
如此一来,宛如一潭死水的黑暗心灵
就会涌进热血,再度发出光芒。
负面思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