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北齐使团受到强烈震惊
除过穆家以外的西南四大世家,在商討对付范閒的时候,与此同时,思州城府衙內。
范閒正听著王启年的匯报,站在范閒身边的王启年,脸上带著惯有的諂媚笑容,压低说话声音:“小范大人,我们最近几天都盯著,罗家这几天非常安静,除了日常下人出门採买,剩余时间几乎闭门不出。
不过他们暗地里的小动作却不少,虎卫好几次看到罗家的人晚上派遣快马外出,前去的方向有其余几大世家,甚至有前往京都方向的人手。”
“看来罗家的確是急了,都已经想著去京都疏通关係,看能不能將我们调离出思州城。”范閒说话声音中带著笑意,他对此並不意外。
这不过是世家们的正常举动,如果罗家这时候不派人四处活动疏通关係,那才是一件反常的事情。
“让他们去隨便活动,陛下既然派我过来,京都里就不会有人敢触陛下霉头,他们罗家久居西南,还不知道如今京都,没有任何人敢违逆陛下的意思。”
范閒隨口说了一句,隨即话锋一转,將话题带到了清剿云雾山之后,思州城府衙进行的收尾工作。
“我们这次从云雾山寨子里,缴获的帐本和地契,现在整理的怎么样了?”
“回大人,周通判带著衙门里的书吏,日夜赶工,目前已经基本理清云雾山的帐本,里面各类帐目清晰,证据確凿,罗家侵占民田,豢养私兵,以及盘剥百姓的罪行都是铁证如山。”王启年微眯著眼睛,为范閒仔细讲解。
“很好!”范閒眼中寒光闪过,语气中充满了自信:“我们接下来就只用等周延整理完毕,就可以將这些证据的副本加急送往京都呈报陛下,到时候我们可以不用等到京都回话,直接动手將罗家这个思州毒瘤拔除。”
站在府衙公堂一侧的王启年点了点头,他对范閒说的这些话深以为然,他们目前掌握著思州罗家的证据,站在道义制高点,隨时都能对罗家出手,將罗家处理以后,接下来就是逐个处理西南剩下的几大世家。
王启年满意的在心里想著,等到將西南这摊子事处理结束以后,他也就能返回京都,自己这么长时间不在京都,恐怕这会儿家里的妻儿老小都已经等的焦急了。
远在西南的范閒和四大世家明爭暗斗的时候,庆国京都现在也是暗流涌动,北齐使团到来以后,庆国礼部和鸿臚寺就开始著手准备和谈的事情,只是因为双方对和谈的要求一直无法达成统一,让和谈的事情开始陷入僵局。
这时候的庆国鸿臚寺里,以庆国鸿臚寺少卿辛其物领头的庆国谈判官员,现在正和北齐礼部尚书带领的使团爭执不下。
“我说,你们北齐前线打仗已经输了,再打下去死的最多的还是你们北齐老百姓,你们还在执著边境那几座小城池,相较於这几座小城池,最重要的不应该是你们庆国百姓的安危吗?”
一身文官袍穿得整整齐齐,说话的是言辞犀利的辛其物,这时嗓子都已经说得快冒烟了。
就因为庆国想要割让北齐边境的几座军镇城池,附带三千万两白银的赔款,这两个条件,让北齐使团觉得不可接受。
三千万两白银可不是个小数目,都已经赶上北齐两年的国库收入,要知道北齐的经济实力与庆国无法相比。
庆国有叶轻眉以前创建的內库,里面生產的各类商品经销五湖四海,收割的是全天下各个诸侯国的財富,但就算如此,三千万两银子在庆国同样是一笔不小的钱。
坐在辛其物对面的北齐礼部尚书,是个面容清的老者,他此刻脸色也干分难看,强压著心中怒气,说话声音稍显急切:“辛少卿,你们完全就是无理要求。
那三座军镇不仅歷来都是我北齐领土,同样还是我北齐固守边疆的重镇,岂能因为一时兵事不利便拱手让人。
我们北齐要是没有了这三座军镇城池,国內的平原腹地,岂不是就会无险可守,到时候成为你们庆国军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后园,我们北齐的百姓安危和朝廷脸面往哪里放。”
说话间,北齐礼部尚书就是一阵气急,缓了下胸口的一股鬱结之气,隨后才继续开口辩驳:“何况你们还要我们北齐赔款三千多两银子,你们简直是狮子大开口,这种天文数字的赔款,老夫还是毕生第一次见到,这让我北齐百姓要承受多么沉重的负担,这种和谈条件,岂不是成为了你们庆国贏者通吃?”
“就是贏家通吃了,那又怎么样?”辛其物不屑地嗤笑一声,好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说话语气毫不客气:“我说你们北齐难道不知道一个道理,战场上都拿不到的东西,难道想在谈判桌上拿到吗?
既然你们北齐已经战败,要不是看在北齐有大宗师苦荷的份上,你以为北齐还能存在到今天吗?
战败就要有战败的样子,那三座军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这是与我们庆国和谈的底线,这三座军镇必须划入我庆国版图,三千万两白银,一分也不能少,这是我们庆国作为战胜国的要求。
你们要是不服,战爭可以继续打下去,我们庆国也能继续北伐,不过————等到那个时候,你们就得寄希望於苦荷会不会出手挽救北齐。”
辛其物说完,端起桌子上的茶水润了润乾燥的嗓子,他这番话儘管说得极为无礼,可是北齐使团却找不到任何敢於反驳的理由。
即使辛其物的这番表態,已经是庆国对北齐赤裸裸的威胁,將对面的北齐礼部尚书气得白须直抖,可北齐前线一败涂地是事实,北齐国库基本上那个也已经空虚,眼前国库拮据,军队士气不振,这场仗的確没有办法再打下去。
坐在北齐礼部尚书身边的一位使团副使,听完庆国的这些要求,同样忍不住低声嘟囔:“庆国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面对庆国这种强硬的態度,北齐使团上下无计可施,他们这次来到庆国,说好听点儿是过来议和,说难听了就是前来对庆国投降,北齐前线再打下去,庆国的铁骑很有可能直逼北齐上京城。
这种险境是北齐上下,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承担的后果,等到那个时候,北齐除了请大宗师苦荷出手相助,根本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