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举行盛大的婚宴,没有邀请媒体拍照,甚至没有换下婚纱就坐上了飞往克里特岛的航班。
>因为他们的婚礼不是终点,而是启程的号角。
>
>后来,人们在圣托里尼的日出亭发现了一块铜牌,上面刻着两行字:
>“这里,一个女孩念着她的故事。”
>“这里,一个男孩决定不再做王子。”
>
>再后来,夏莉出版了第一本小说,书名就叫《破碎的王冠》。
>封面上是一枚铜钥匙,插进裂开的皇冠中。
>书的扉页写着:
>“献给所有曾以为自己不够好,却依然坚持写下去的人。”
>
>艾德里安辞去了家族企业的董事职位,创办了一家支持底层创作者的基金会。
>他称之为“灯塔计划”。
>第一位受助者,是一个在地铁站卖诗的盲人少年。
>
>他们每年都会回到柏林这座天台花园,在五月的第一个清晨点亮灯塔。
>邻居们说,那束光比从前更亮了。
>
>有人问夏莉:“你后悔过吗?放弃安稳的生活,嫁给一个‘叛逃’的王子?”
>她笑着回答:“我从未嫁给他,我是嫁给了我自己。”
她写到这里,停下笔,回头看向艾德里安。
“你觉得怎么样?”
他走过来,读完最后一句,久久不语。然后,他拿起笔,在末尾添上一行:
>“而我,终于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普通人??一个被爱着的,普通的男人。”
她看着那句话,眼眶发热。
“我们真的会这样过下去吗?”她再次问,这一次,声音里带着笃定的期待。
“会。”他合上笔记本,将她拥入怀中,“只要你还愿意写,我就永远是你故事里的男主角。”
阳光已完全升起,照在灯塔的玻璃罩上,折射出七彩光芒。远处,飞机划过天空,留下一道长长的白痕,像一句未写完的句子。
他们牵着手走下天台,婚纱拖过碎石小径,留下浅浅的痕迹。玛利亚大嫂在楼下等他们,手里捧着一个小木盒。
“这是你母亲留下的最后一样东西。”她将盒子递给夏莉,“她说,等你结婚那天,再交给你。”
夏莉颤抖着打开。
里面是一本薄薄的日记本,封面是褪色的铃兰花图案。翻开第一页,母亲的字迹清晰可见:
>“致我亲爱的女儿莉拉:
>如果你读到这封信,说明你已经找到了那个愿意听你讲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