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修仙通过采食天地灵气吸收天地精华,构建体内循环,从而超脱肉体凡胎,不死不灭,一人即世界。
事实上就算是武道的尽头,所谓“肉身成圣武道通神”,换到修仙里面,这一目标仅仅是用来形容筑基。
没错,对武道来说,筑基就已经是尽头了。
绝大部分惊才绝艳的武者,最终也只能止步于筑基境的门槛前,唯有极少数中的极少数,才有几率实现超脱,成为足以媲美筑基的陆地神仙。
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再往后,已经没路了。
除非也转修仙。
从这个角度来讲,武道体系不过是一座死气沉沉的湖泊,完全比不得生机浩荡有如大海一般的修仙体系。
堪称全方位多角度的被碾压。
但研读功法之后,齐轩却发现武道也有它自身的优势。
第一点,武道的前期修行速度比较快,见效十分明显。
基本上有足够的外药,加上一门武学功法,哪怕根骨不好体质虚弱的普通人,也能在短时间内成长为所谓的武林高手。
反观修仙者,受到资质,灵气,功法等各方面的限制,很多都是靠时间慢慢磨到筑基的,在这方面的修行进度远不如武道一年小成三年大成那么可怕。
不过在大成之后,武道要想再往前走就极其困难,十倍百倍的资源投入,也堪堪只能踏出一小步,成为宗师都十分困难,更别说后面被视为神话的陆地神仙了。
第二点,武道体系的战斗力比较高。
基本上走武道体系的,肉身都十分强悍,堪比修仙中的炼体修士。
而对练气境这一阶段来说,修士体内灵力微薄,无法驾驭大威力的法器,甚至连术法都掌握不了太多,对敌同境界的武者,一旦让对方近身,自己又没有修行炼体秘法,有很大几率会当场落败。
但到了筑基,就得反过来了,哪怕是武道中人人敬仰的陆地神仙,基本上也被筑基拿法器和术法远程吊着打,根本不可能给他们近身的机会。
至于第三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
武道体系实际上是修仙体系的外在补充。
因为武道人人都能修行,但修仙必须得有灵根。
可灵根偏偏又只有少数人才会拥有,并且内部还存在差距极大的资质高低之分。
纵然世上有能提高灵根资质乃至生出灵根的罕见宝药,那也不是普通人能拿到的。
绝大多数无资质的普通人,倘若不甘心无法修仙,修炼一门武学功法,强壮体魄延年益寿,那也是极好的选择,总比完全没有出路来得强。
因此虽然没能抽到修仙功法,齐轩反而觉得这部武学功法更加适合蓝星民众,起码公开传播之后,不会在短时间内引起社会的巨大撕裂,造成种种内乱,甚至是爆发战争。
等他们习惯了武学所带来的强大威力后,再推出修仙功法,也就没那么难接受了。
而且修仙前期很多都得靠熬,甚至战斗力还比不上武道,到时候还真说不好人们对修仙的接受度更高还是对武学的接受度更高。
毕竟修仙的资源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攒到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练气九层活活在筑基前熬死。
正所谓:你成不了筑基,我成不了陆地神仙,那么武道和修仙又有什么区别呢?反正最后都是一样的死啊。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应该是完全能预见的结局。
不过在学习武学功法之前,正常人能活到八九十也就不得了了,现在能够借助功法活的更久,哪怕只多活十年,也算是大赚特赚。
更别说身体足够强大后,也能削减各类病症的危害,平日里不怎么生病,晚年生活的质量也能大幅提高,不至于躺在医院或养老院的病床上动弹不得。
只是希望他们别动不动打架就好。
齐轩有了一瞬间的犹豫,但很快就把这一抹犹豫抛开。
公布功法必定带来大量的人气值,这原本就在他的计划当中。
现在事到临头,总不能因为担忧蓝星上的局势变化而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