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这是命令,而非协商!
“夫武者,道之枢也。人身乃一小乾坤,藏阴阳之化,蕴五行之变。修行之要,不在筋粗骨壮,而在气敛入骨,神照太虚;不在招繁式诡,而在意动形随,劲发一元……”
……
“功法至高,在阴阳相生,循环无端。吸为蓄阴,呼为放阳;守为静阴,攻为动阳。习者当如太极缠丝,刚劲含柔意,柔劲藏刚锋。譬若江河,表面波澜不惊,暗里潜流奔涌——此谓形柔而劲刚,外松而内整。”
……
“外练筋骨皮毛,内修精气神元。修行之初,当以桩法为根。双足踏地,似松柏生根,顶颅虚悬,若玉柱擎天。呼吸绵绵,若春蚕吐丝,导清气涤浊秽,筋骨舒展,如江潮涨落,开关节贯经脉……”
……
经过一系列对照翻译,完整的功法内容逐渐显露在众人面前。
等到最后一个字也翻译结束,看完全部内容,在场众人,无论是薛程,张猛,还是诸位专家,脸上无不流露出惊叹之色。
单看这部武学总纲,意蕴深长,位格极高,到了具体修行阶段,用词严谨,环环相扣,各项细节和注意事项极其完备,宛如一位老师傅手把手教导,生怕弟子学不会,完全没有众人预想中的那么艰涩深奥。
可以说,哪怕只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轻松就能理解这部功法并进行修行。
当然了,理解是一回事,修行是另外一回事。
即便是数学题那种有着确切答案的问题,很多人都能写错,更别说这种纯文字的领悟,出现各种偏差再正常不过。
在实际运用中,这部功法仍然需要高手教导,进一步细致拆解,并在修行中持续总结经验,否则一不小心走岔路也是不难想象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问题……
“你们说,这上面提到的各种境界等级都真的存在吗?”
一位专家忍不住出声问道。
另一位对于功法武学有着极深研究的专家立刻回道:
“要说这上面对于各境界的实力描述,确实夸张了一些,尤其是后面的那些境界能力,什么天人合一,神照外物,什么凌虚踏空,真罡护体,听起来玄而又玄。
不过撇开后期不谈,前期的那些小境界,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相应的参照。
诸如明劲的筋骨鸣响,暗劲的劲发一点,现实中的资深武道家也能做到,足以证明它存在实现的可能性。”
“其实就算后面的宗师,大宗师境界描述得那么夸张,我觉得也未必没有可能。
简单的来讲,参考齐轩就行了。
他的各项表现早已超出正常人的范畴,这也是无数人急求武学的原因,现在通过这部功法,我们应当能够看出他已经在武道中走出了相当远的距离,是一位极其成功的先行者,这进一步证实了后续境界的真实性,以及修行的可行性。”
“你们说齐轩现在处在哪个阶段?宗师?大宗师?还是无上大宗师?总不能是最后的陆地神仙吧?”
“陆地神仙应该不太可能,陆地神仙的各项表现比他要夸张多了,光是一个短距离飞行,就不是他能做到的。”
“我觉得应该是在大宗师,只从速度和力量来讲,跟大宗师也没啥差别,甚至比大宗师还强一点。”
“不对,他对敌时非常讲究短时间的爆发,足以证明他的力量不足以维持太久,应该是在宗师阶段才对。”
“他妈的你见哪个宗师能够一箭射死金瞳翼龙?”
“你这话说的跟现实中宗师很多似的,大家都没见过,凭什么你觉得他不是宗师?”
“你小子皮痒了是吧?来来来,咱俩练练,看看这么多年下来你的八极有没有什么长进?”
“老匹夫,我还能怕你不成?!”
……
为了齐轩的武道定段,一众专家吵得脸红脖子粗,差点当场打起来。
最后旁边人好说歹说才把他们劝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