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梦耕书院的孩子们清晨arriving,发现槐树下多了一个人。
白衣,负葫,手持断笛。
他坐在石凳上,静静地看着他们跑来跑去,脸上带着久违的笑意。
“先生!”男孩冲上去,“你是谁?”
那人摸了摸他的头:“你可以叫我……青阳。”
“你真的是那个青阳大人吗?”
“我不知道。”他笑着望向天空,“但如果你们愿意相信,那我就是。”
消息如风般传开。不出三日,天下皆知??梦主归矣。
朝廷派出使者,欲迎其入宫,封为国师。青阳婉拒:“我不属于庙堂,属于田野与梦境。”
皇帝亲自写下诏书:“赦免一切与梦相关之罪,重建梦塾百所,赐青阳‘梦仁’之号,不授职,不拘礼,行走自由。”
青阳收到诏书当日,只是笑了笑,将它折成纸船,放入溪中。
“让它顺流而下吧。”他说,“也许某个孩子会捡到,做成风筝,飞上蓝天。”
自此,他重拾竹笛,虽不能吹出完整《千江月》,但每到月圆之夜,便会坐在溪边,教孩子们一段新谱。那旋律不成章法,却温暖动人,被民间称为《小千江》。
他也开始讲述那些被遗忘的故事:关于厉无咎如何因失爱而堕魔,关于老儒生年轻时也曾想焚梦救世,关于皇帝为何惧怕梦境??因为他梦见女儿责问他:“爹爹,你为什么不让别人做梦?”
“梦不是逃避。”他对孩子们说,“梦是另一种真实。它告诉我们,谁曾被爱,谁正孤独,谁还抱有希望。”
某夜,沈归梦独自坐在院中,忽觉身旁微风拂过。
“谢谢你。”青阳坐下,“若非你十年守护唤心铃,若非你教孩子们继续做梦,我不会回来。”
“不必谢我。”沈归梦淡淡道,“我只是做了你当年做的事??相信一个梦,并把它传递下去。”
两人相对无言,唯有风过林梢,铃声轻响。
许久,青阳忽然问道:“你说……我会不会再离开?”
沈归梦摇头:“不会。因为你这次回来,不是靠牺牲,而是靠归来。你已被这个世界牢牢记住,就像春天记得花开,就像夜晚记得星辰。”
青阳笑了,仰头饮了一口葫中酒。
酒液清冽,带着蓝莲的芬芳。
“这酒……好像比以前甜了。”他说。
“因为酿酒的人,心里有了光。”沈归梦答。
夜深了,孩子们陆续回房安睡。唯有那棵老槐树,在月光下轻轻摇曳,树影斑驳中,仿佛有无数小小身影围绕跳舞,欢笑声响彻梦境。
而在遥远的星空尽头,黑曜石碑上的文字再次变化:
>“梦归骨者,已返人间。
>愿长存者,永不孤单。”
风继续吹,蓝莲依旧盛开。
某个山村的小屋里,小女孩趴在窗台,望着夜空许愿:“明晚,我想梦见爸爸回家。”
话音刚落,一朵蓝莲悄然钻出墙角,花瓣舒展,莲心映出一幕景象:一位远征将士正策马归来,背上绑着一束野花,脸上带着憨厚笑容。
梦还未至,爱已先达。
而在梦耕书院的屋顶,白羽静静伫立,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
它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
“欢迎回来,主人。”
太阳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梦,仍在生长。